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星島日報:改善大橋“塞人”避免趕客
http://www.CRNTT.com   2018-10-30 11:05:30


  中評社香港10月30日電/港珠澳大橋開通,沒有塞車,最近兩天卻有“塞人”,逾千旅客輪候俗稱“金巴”的三地口岸穿梭巴士,本來通關連行車不足一小時的旅程,結果要花逾三小時,怨聲載道。三地當局除了要巴士公司在高峰時間加班應付,還須就這幾天運作所暴露的三地口岸配套設施不足,檢討改善。

  星島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港珠澳大橋構思初期的主要功能,是暢順粵西與本港之間的物流;不過,通車最初幾天,過橋的大小貨車每天不足五十輛,遠遜原先預期,基本原因是深圳貨櫃碼頭發展改變了港深貨運生態,短期原因是大橋公布通車啟用的時間短促,運輸業尚未與貨主談妥改變路線涉及的時間和費用。

  另一方面,大橋假日人流卻比預期多,十年前當局預計大橋通車首年每日人流五萬至七萬人次,上星期三起通車首幾天工作日,每日約三萬五千人次用橋,但是在星期六即爆升至五萬九千人次,首次達標,到星期日更出現七萬八千人次的“超標”情況,無論口岸售票和巴士調度都措手不及,旅客排長龍購票後又要排長龍等車。

  做好“民心橋”開局

  這情況在中午時已出現,到黃昏進入高峰,近千旅客擠擁在口岸等車,到昨日早上又再出現長長人龍。

  “塞人”現象反映大橋功能與原先設想有出入,把大橋視為嶄新景點的旅遊人士,遠比原先設想為多。無論是自由行或者旅行團,不少人趁周末和假日“早出晚歸”,結果在黃昏時段就出現大量“歸家心切”的旅客。此外,也有旅客是星期一才乘搭早車回程上班。這種旅客使用模式,早在東鐵載客的情況反映出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