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和交易規模。2018年8月31日,歷時5年時間,歷經4度審議,後又3次公開徵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於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有聲音稱,《電商法》落地,海外代購“壓力山大”,那麼海外代購究竟將受到怎樣的影響?代購時代真的要終結了嗎?
多數代購需工商登記
可以發現,讓代購一族感到有壓力的,主要是《電商法》所規定的電商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等條款。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在關於《電商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中提到,規定電商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登記是必要的,這主要是從我國的商事登記和稅收征管制度上總體考慮,並且體現線上線下的公平競爭。那麼,是否對於所有的電商經營者都需要進行市場主體登記呢?
《電商法》也明確了適用除外的情況,即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這主要是考慮到,實踐中有許多個人經營者交易的頻次低、金額小,法律已要求平台對其身份進行核驗,可不要求其必須辦理登記。
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漢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海外代購進行的是大規模的商業行為,就是市場主體,超過一定數額需要依法納稅;如果是偶爾出國幫家人朋友代購少量東西,則不需要登記,而“零星小額”的具體標準,還需等待市場監管總局明確。
工商登記是稅收征管的基礎,但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商經營者,並不等於完全與納稅無關。如果發生了納稅義務,同樣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