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於網絡 |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近期,浙江省、河北省、上海市、廣東省、江西省、江蘇省、湖南省等地密集出台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其中在降低成本方面,規模預計達萬億元。
各地出台一攬子政策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後,各省市開始有針對性地為民營企業發展鬆綁、減負,尊重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穩中有變、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和國際環境更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民營企業困難更為突出,對就業、投資、消費、外貿都產生一定衝擊。所以,無論從經濟環境的客觀現實需要,還是從企業創新發展的主觀願望要求,都要求政府實施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來提振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項重點工作之一,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覆蓋面最廣的一項基礎工作。因為本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由政府方主導的經濟發展結構優化工作,所以“降成本”主要是通過政策端的優化,借由簡政放權、稅收體系改革、優化生產資料供給模式等手段來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從中央與各地已出台的政策來看,當前政府層面對實體經濟企業降成本的支持已包括通過稅收改革為企業減稅降費;通過調整生產資料價格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對金融機構進行行政干預來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以及通過簡政放權來間接降低企業管理費用等主要手段。”唐川說。
具體來看,11月7日上午,廣東省發布《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針對民營企業反映突出的痛點難點問題,推出10個方面、59個政策點的措施。此前,廣東省發布“實體經濟新十條”,官方預計,實施後2018年-2020年可累計為企業直接降成本超2000億元。
11月6日,江西省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補充政策措施的通知》,減稅降費方面,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負200億元左右。據江西省發改委初步測算,這次新出台的22條降成本政策措施每年可為企業減負360億元左右,加上前期已出台三批次130條政策措施全部落地後,今年可望為企業減負1200億元,三年可減負28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