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浙博跨年大展開啟 看一帶一路佛教文化藝術
http://www.CRNTT.com   2018-11-30 16:06:17


展覽現場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浙江在線訊,南朝謝靈運《佛影銘》中寫道:“法顯道人,至自祇洹,具說佛影,偏為靈奇。幽岩嵁壁,若有存形,容儀端莊,相好具足”。十六國至五代的中古時期,由於供奉和禮拜之需,金銅鑄像蔚然成風、綿延不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金銅造像藝術。

  11月29日,一帶一路佛教文化藝術特展“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下一層臨展廳開幕,展覽展出來自全國49家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360件,以中國境內十四個省市區出土的十六國至宋初吳越國時期的金銅造像為重點,展示兩千年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佛教的基本面貌以及浙江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兩漢之際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內地。兩千年來,佛教逐漸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佛教藝術品也已成為中華文明絢爛的瑰寶。

  展覽分序廳、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尾廳五個部分,以時代為序,重點從 “十六國至隋代”“大一統的唐代”“五代時期”三個歷史時期梳理漢傳佛教金銅造像的時代特色與發展脈絡。特別難得的是,本次展覽首次將零散分布在全國文博單位的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集結到浙江省博物館作整體展示,展品涉及的地域範圍很廣,最北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最東為山東濰坊市諸城市、最南為雲南省大理市、最西為甘肅省酒泉市,以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中原北方地區為主。精品紛呈,幾乎囊括了中國境內出土的早期金銅造像,包括眾多紀年造像。展品多為考古發掘出土,不乏考古新發現的內容,如2017年甘肅慶陽市鎮原縣田園子北魏石窟內出土的7尊金銅造像,2014年成都下同仁路出土的南朝石刻造像。此外,這次展覽首次把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南朝金銅菩薩立像和眾多五代宋初吳越國時期金銅造像,納入了中國中古時期的金銅造像體系中。

  在序廳中展出的寧波南宋天封塔地宮出土的統一新羅時期金銅佛立像,確立了明州在一帶一路佛教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是寧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的實物見證。展廳出口位置展出了本次展覽體量最大的單件展品,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隋開皇二年(582)荀國醜石造像(高190、寬100、厚40厘米,重約1噸),意在展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南北方佛教文化的持續交流與傳播。

  此外,觀眾還可以在浙博武林館區一樓大廳看到3D打印成原樣模型的大同雲岡石窟第13窟過去七佛立像,由山西雲岡石窟研究院特意製作,長9、高3米,是一組北魏平城遷洛前深受南方佛教藝術影響的作品。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2月28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走進展廳,跟隨佛教在中國發展傳播的足跡,領略佛教文化藝術的魅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