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機會。”侯建武回憶說。但是,轉包生產國際民用飛機大部件是成飛從未涉足過的領域,接還是不接,爭議很大。
如果接下來,成飛要花費巨額資金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因為殲擊機和民用飛機的尺寸不一樣,連表面處理、熱處理用的槽子都要改,還要在短時間內按照美國標準建立全新的製造體系、技術體系、管理體系。工作極其繁重,風險難以預測。
在侯建武心中,這些壓力恰恰是成飛崛起的難得機遇。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技術標準和條件,根本搞不出他想搞的“壓秤的東西”。只有接下單子,按照客戶要求對21條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嫁接國際標準,才有可能“搞大東西”。
一片爭議聲中,侯建武提出,“大企業應該幹大事”,這樣才統一了思想,拿下了麥道機頭轉包生產的項目。1988年7月5日,美國加州長灘,中美雙方簽訂了由成飛轉包生產100個麥道機頭的合同。
成飛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投入技術改造,依照標準規範建立生產線,成立項目辦,組建了代號為15的麥道機頭裝配車間。一邊進行資料翻譯、公英制轉換,一邊消化標準規範、虛心向美方專家請教。同時,在員工培訓、分配激勵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舉措,為首架機頭的生產創造條件。
面對完全陌生的民用飛機製造,沒有經驗、沒有技術、沒有設備,語言不通,一切都是問題。看得見的是進口設備和外國面孔,看不見的是西方管理理念。語言溝通障礙、觀念衝突和習慣差異讓首個機頭的生產舉步維艱。
轉包生產必須要重新構建企業的管理體系,接受美方的體系檢查和適航批准。其要求之高、標準之嚴,給成飛人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大到建立覆蓋全員、全要素、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小到一根鑽頭研磨的角度、使用次數都有嚴格規定。
打開國門,市場意識深入人心
百轉千回,終於迎來了首架機頭的總檢。美方代表卻突然提出:機頭表面質量存在劃痕等缺陷,必須更換兩塊鋁合金大蒙皮,否則拒絕接受產品交付。
對已經成形的機頭做這種大手術,中方人員均表示異議,一旦更換蒙皮失敗,將導致整個機頭報廢。但美方代表指出,雖然產品通過了檢驗,但客戶不會接收表面“有缺陷”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