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臨近春節,“洋貨”紛紛亮相中國春節市場。丹麥樂高今年為中國春節創作“年夜飯”和“舞龍”套裝;意大利古馳、奧地利施華洛世奇等品牌扎堆推出生肖主題服飾;泰國大米、澳洲龍蝦等全球美食匯聚中國餐桌……如果把春節消費市場比作一扇橱窗,那麼透過它可以看出全球商家對中國大市場的重視。
從上世紀70年代憑票購買的米、面、肉,80年代的“三轉一響”,90年代的彩電、尋呼機,到進入新世紀的手機、電腦……如今,年貨消費已不再是模仿式、排浪式的消費。買年貨也從過去的手拎肩扛,變成了一鍵下單、送貨到家。如果說春節是一台“時光機”,那麼透過它也可以看到國內消費市場的變遷。
目前,我國消費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去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預計超過55億人次,近10億人次走進博物館,電影總票房再創歷史新高……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日益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幸福產業”蓬勃發展,增長空間巨大。為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要,我國進口了世界各國的優質產品和服務。無論是國外大牌,還是國內商戶,我國強大的消費市場都對其散發著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消費潛力如何進一步挖掘?“痛點”就在我們身邊:年輕人購物,總覺得有品質、有個性的產品還是不多;老年人養老,優質養老院還是一床難求……百姓日常生活中不是沒有消費需求或需求不足,而是需求變了,不僅在乎“有沒有”,更在乎“好不好”。但國內一些領域供給的產品和服務還沒跟上百姓需求的變化。挖掘消費潛力,國內企業需要一場“品質革命”,要有與世界優質水平的產品和服務對標競爭的雄心。此外,我國消費升級還有其自身特點,是多層次、多區域的細分市場升級。挖掘消費潛力,國內企業還需要一場“思維革命”,要有以消費者為中心深入挖掘不同市場需求的細心。
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去年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新台階,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6.2%。要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消費潛力,堅決做強國內市場,將這份潛力轉化為中國經濟實打實的增長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林麗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