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寒冷天氣、雨雪交織、節日期間……諸多因素讓廣大北京市民在春節過後再次體會了一把“打車難”。
“叫車確實變難了!”在北京國貿中心上班的金明亮告訴記者,他平時上下班全靠網約車,“我們正月初十上班,之後沒有一天叫車是順當的,我大約每天晚上11點下班,用滴滴快車,經常顯示我前面有100多人在排隊,滴滴快車最高能加價20元,哪怕加到上限依然沒有車。”
叫不到網約車,黑車“死灰複燃”。職員陳俊表示,上周末他和朋友在三裡屯聚餐,“晚上12點左右離開,街上只有不打表的出租車,從三裡屯到青年路,打車最多40元,出租車張口就要100元,還不接受還價。”
來自滴滴的數據同樣佐證了“打車難”。滴滴方面表示,在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平均打車成功率僅為60%,抽取31個省會和直轄市的出行數據顯示,超過半數城市在2019年打車成功率有所下降。
如何破解“打車難”?專家認為,首先要看打車為什麼難。網約車供給變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市場研究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表示,隨著各地網約車政策落地和執行越來越嚴格,滴滴也在向規格更嚴苛的出租車、專車方向發展,對司機的管控更嚴格。這讓不少司機退出網約車行業。滴滴快車司機劉亮告訴記者,“現在北京網約車要求車輛必須有網約車運輸證,但辦了這個證,車輛8年就強制報廢,每年的保險還要1萬多元,感覺太不划算了”。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網約車市場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7月份,全國合規網約車數量是17萬,占網約車總量的0.54%;合規司機數量是34萬,占司機總量的1.1%。不過,各地也在嘗試為網約車“鬆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