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其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按照中央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和安排,堅持創新發展、促進要素協同、培育完善生態、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加快構建“創新引領、要素協同、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盛朝迅文章表示,現代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關鍵要著眼於“創新引領、要素協同、鏈條完整、競爭力強”這幾個關鍵詞,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
一是創新引領。發展核心技術,進行價值鏈升級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只有人力資本雄厚、創新能力強大,才能通過自主創新掌控產業核心技術,推動產品與服務的品質升級,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位置的高端化。其目標是掌握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平台和產業合作網絡,技術和產業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強,一批成果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產學研合作緊密,創新成果轉化渠道順暢,輻射效益強,推動新興產業不斷誕生成長,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引領者;創新動力強大,創新真正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二是要素協同。根據羅默的內生增長模型,人力資本是知識積累和技術進步的源泉,技術積累及其外部性引起的規模收益遞增是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此外,金融發展對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也不可或缺。通過發揮現代金融的資本媒介功能、跨期風險配置、財富管理、併購重組和高效支付服務等功能,能夠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分散科技創新和創業風險,從而促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因此,現代產業體系要求擁有數量龐大、質量優良、結構合理、配置有效的科技、金融、人才等優質要素,並且建立起要素之間的協同機制,優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率,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全球各類人才投身到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現代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
三是鏈條完整。從產業鏈角度看,中國產業體系的突出問題是加工製造能力強,而核心零部件、高端研發和市場營銷等環節受制於人,產業鏈不完整,上下游合作不緊密,協同創新少,缺乏產業鏈的合作和整體布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需要構建鏈條完整的產業體系,推動製造業發展從主要依靠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中高端製造、市場營銷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不斷增強產業鏈控制與主導能力。
四是競爭力強。競爭力強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最終結果,主要表現為:擁有一批實力強大的世界級企業,全球產業鏈主導能力強;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能力,勞動生產率高、全要素生產率高、產品質量高、比較優勢強;擁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強大的營銷網絡和主導全球市場的能力,品牌知名度高,產品附加值高,等等。
二
文章認為,要實現中國產業從“做大”到“做強”的新跨越,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關鍵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從體制機制、要素培育、企業主體和產業發展四個層面發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以“穩轉新集”夯實現代產業體系的產業鏈基礎。所謂“穩轉新集”,是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是另起爐灶,而是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資源要素,穩定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繼續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智能化綠色化循環化發展,延伸產業鏈,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對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關鍵電子元器件、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核心鏈條開展集中攻關,新建擴建一批國家級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力爭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推動新興行業實現突破發展;鼓勵地方以園區為載體推進產業集群優質發展,提升產業集聚效應,發揮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協同作用,構建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以“穩轉新集”形成合力,建設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