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比不少攝影愛好者拍的照片還清晰
不過,僅僅是沒人故意傷鶴遠遠不夠。要真正保護好鶴,必須要更加了解鶴。
“以往了解鳥類遷徙只能靠環志,現在有了GPS衛星跟蹤,可以精准記錄。”袁嶸表示,從被動保護到主動研究,說起來容易,但真要落到實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在管理局辦公室,袁嶸熟練地操作著電腦,如今,足不出戶,他們就能實現對保護區絕大多數區域的巡視。“我們的視頻監控比不少攝影愛好者的照片還清晰!”袁嶸指著高清視頻監控介紹,目前管理局在大橋和長海子兩個保護片區已有20餘個視頻監控點,率先在雲南省的自然保護區中建起了“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視頻圖像監控系統,為保護區科學化管理和科研監測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套系統能更準確觀察和掌握主要集中覓食地的鶴群及其他各類水禽的動態變化規律,如果有鳥類受傷能第一時間發現,要是有人擅闖保護區也能及時制止。”袁嶸說。
如今采集鳥類栖息信息要比以往容易得多。“以前不管天多冷,都要拿著紙和筆在戶外記錄觀測時間、溫度、海拔、鳥類數量等信息。有時候一陣大風把紙吹跑了,就全白忙活了。”袁嶸說,靠著與高校合作開發的智能空間管理系統,保護區實現了信息采集與信息共享的一體化,只需要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實現現場信息采集和拍照,就能實時掌握越冬水禽的分布及行為情況,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生成後會自動記錄、存儲,今後根據研究需要,可以隨時調取數據進行分析”。
如今,袁嶸和同事們依然要經常到野外。她說,雖有科技助力,但人不能偷懶。2019年,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迎來機構改革,編制擴充為35名。“人多了,很多之前沒有開展的工作都可以做了。”袁嶸期待地說。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