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三大風向標看下半年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9-07-11 10:36:57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2019年時間過半,中國經濟進入下半場,種種跡象表明,穩投資、擴大消費、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成為風向標。

  投資依然是重頭戲

  證券時報發表財經評論人蔡恩澤文章表示,在宏觀經濟“六穩”中,穩投資對於穩定經濟增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提升長期綜合競爭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7月2日,國家發改委集中發布7則公司債券發行核准批覆,核准同意發行總計521.1億元的公司債券。發債的7家企業除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外,均為地方性國企,這些企業大多集中於城市建設等基建類行業,所籌資金也多用於基建領域。

  截至目前,已有超30個的基建項目得到發改委的批覆,總投資額超8500億元,項目類型多集中於煤礦、機場擴建、城市軌道等領域。

  此前6月13日,發改委核准同意華僑城、吉利控股、中國核工業集團等30餘家企業發行公司債券,總金額達1400億餘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也印發《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明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可將專項債作為資本金,為下半年基建投資奠定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此輪投資除了傳統的鐵公基等基礎設施外,高端製造業和以5G、工業互聯網為方向的新型基建成為投資熱點。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2%,增速快於全部製造業投資7.5個百分點;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5%,增速高於全部製造業投資12.3個百分點。

  在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方面,6月20日,湖南省提出鼓勵省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等設立5G產業子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5G企業及重大項目投融資力度。北京市近日設立了50億元5G產業基金。

  當投資不再是簡單地拼資源消耗、拼低端重複性增長的撒手鐧時,穩投資才是真正意義上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銳器。

  提振消費是關鍵

  文章稱,消費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且越來越充當駕轅的重要角色。總體而言,當前中國消費市場基本平穩,消費升級勢頭不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2018年,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3.8個百分點。中國在擴大消費規模、提高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但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也就是說,消費者“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的意念和行動還有待增強。

  由於消費預期的不確定性,使“能消費”能力有限;由於重點領域消費市場還不能有效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使“願消費”打折;由於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還未能有效發揮作用,又使“敢消費”徘徊猶疑。

  中國是有著近14億人口的超級市場,引導消費力進入市場,讓消費者“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特別重要。

  積極引導消費預期,讓“能消費”能力擴張。近期多地出台了包括刺激汽車、家電及電子產品等消費政策,各省份也在陸續召開的座談會中將促消費作為下半年的重要發力點,提出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大力發展旅遊、發展夜間經濟等舉措。

  政策更加眷顧實體經濟

  文章分析,經濟基本面是否乾淨健康穩定,歸根到底看實體經濟如何。今年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更加眷顧實體經濟,呵護實體經濟為國民經濟打天下、撐江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9萬多億元,保險業賠款和給付支出達到6200多億元。金融業大力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截至今年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10萬億元,增速明顯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前5個月五大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全年下降了0.65個百分點。

  6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的措施,決定開展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部署支持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製造業信貸投放,促進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

  吉林省政府7月初印發《關於強化精准調控著力穩增長防風險政策措施的通知》,圍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出7項措施,涉及減稅降費、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僵屍企業處置等。

  從信貸上關愛市場主體是增強市場主體活力的必要政策,小微企業深受其惠,幾滴雨露就可救活一家企業。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持續釋放資金。穩健的貨幣政策,重視優化結構、精准滴灌,超萬億元資金的釋放,不僅穩定了市場預期和信心,也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

  不過,總有一些機構處心積慮將金融脫實向虛。多年來,一些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和個人消費貸款流入樓市股市已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通過對公信貸直接給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另一方面個人消費貸由於資金監測不力違規流入了樓市。這是金融脫實向虛的主要渠道。

  很多時候,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成了兩張皮,大量資金被樓市股市吞噬,實體經濟卻嗷嗷待哺,特別是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難,始終是一個解不開的心結。有些國有企業將技改項目貸款拿到手,轉手投入股市,幻想依托虛擬世界賺一把,不願意熬心傷神搞創新研發,於是實體經濟又呈空心化,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導致虧損。

  在過去兩年中,銀保監會先後修訂和制定了近百個監管制度、法規、辦法,以彌補監管制度的漏洞和空白,同時也對十幾萬家銀行保險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處罰違規銀行保險機構近6000家,處罰相關責任人7000多人次,禁止一定期限乃至終身進入銀行保險業的人員300多人次。同時還有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終身銀行保險機構董事及高管人員任職資格達到454人次。

  可以預計,今年下半年,為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金融監管部門還將出重拳,嚴厲打擊金融脫實向虛現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