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兩三歲孩子為主的小班裡,老師這天給他們講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老師先帶孩子們觀看垃圾分類的動畫片,初步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後,再拿出各式各樣的垃圾,讓孩子們分成兩隊比賽“看誰扔得對”。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了區分垃圾,還能詳細辨認“藥盒是可回收垃圾,藥瓶是有害垃圾”。
在3歲以上孩子為主的中班、大班裡,孩子們要自己把帶到幼兒園的垃圾分類并裝袋回收。在幼兒園廣場的空地上,老師把垃圾倒在地上,面對這堆複雜、大量的垃圾,有的孩子開心地玩起來,有的孩子熟練地把塑料瓶蓋子擰下歸類,再把瓶子踩扁歸類。老師在一旁負責組織和查缺補漏。
有一個可樂瓶內還有沒有喝完的可樂,老師特地拿出來給小朋友們講解:“垃圾需要洗幹淨晾幹才能回收,這種是不合格的。”然後,老師找到帶來這個瓶子的小朋友,請他回去提醒喝可樂的爸爸下次要洗幹淨再回收。
“幹淨、幹燥、無異味”是垃圾回收的原則,小朋友在幼兒園每天喝完的酸奶盒需要清洗後再回收,可清洗大量的酸奶盒又需要使用很多水資源。為了節約用水,老師們決定在盆裡重複清洗。於是,每天喝完酸奶,小朋友自覺地把垃圾放到洗手池或盆裡,由值日生清洗,30多個酸奶盒只用兩盆水。
幼兒園裡踐行垃圾分類的不只是萌娃,後勤工作人員也是主力軍,他們和孩子們一樣每天整理垃圾裝袋。不僅如此,他們還把每天做飯時的蔬菜殘餘等收集起來,放在幼兒園的漚肥池裡。漚肥池產生的肥料用作澆灌幼兒園裡的植物,漚肥池本身也成了環保教育場地。據了解,實施垃圾分類後,每天厨房扔掉的垃圾從5個垃圾桶變為兩個垃圾桶,其餘的都被回收了。
接近中午,分類好的垃圾被裝到了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垃圾袋裡,像一座小山一樣堆放在操場一角。每周四,垃圾回收車會來此拉走,稱重後交給專業的垃圾回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環保垃圾袋都有專屬的二維碼,垃圾回收人員先掃碼再裝車。這保證了可以追溯每一個垃圾的來源和去向,如果有人投放了不可回收物,或是“不當投遞”,還會被扣除0.8元(會叠加增長)提醒投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