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當前,全球大多數央行似乎正在達成一個共識——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以提振經濟。從2018年末至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不斷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7月份《世界經濟展望》的最新預測中,將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了0.1個百分點至3.2%和3.5%。
貿易保護主義之風再起,地緣政治風險不斷。面對不斷出現的挑戰,全球各主要央行紛紛向市場傳遞出了放寬貨幣政策的信號,以期利用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應對風險,提振經濟。最新的消息就是美聯儲剛剛降息0.25個百分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央行加碼寬鬆,影響卻有利有弊:一方面,下調利率可以應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並且有利於新興市場的表現;另一方面,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至今,全球利率水平整體仍一直處於低位,若通過下調本就處於低位的利率來支撐經濟,或將催發資產泡沫或者增加全球債務風險。
從整體情況看,促使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轉“鴿”的原因主要是為應對外部風險衝擊以及提振內部經濟表現。目前,澳大利亞央行已經在6月和7月連續降息兩次,以支撐國內需求。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洛威表示,降息主要是因為全球貿易前景的暗淡、推動薪資增長以及推動通脹率上升。與此同時,洛威表示,如有需要,澳大利亞央行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這一表態提高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亞洲多家央行和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央行,也進入了降息“大軍”的隊伍之中。為應對經濟增長放緩,韓國央行日前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1.5%,為3年來首次降息。並且韓國央行表示將保持寬鬆貨幣政策的立場。此外,新任土耳其央行行長穆拉特•烏伊薩爾(MuratUysal)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將7天期回購利率從24%大幅下調至19.75%。此外,印尼央行在7月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5.75%,為近兩年來首次下調基準利率,而南非央行將關鍵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50%,為2018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
而在發達經濟體方面,則需要重點關注美聯儲、歐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以及日本先於美聯儲召開了7月貨幣政策會議,但並未在會議上宣布降息。而隨著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可能會很快跟上美聯儲的腳步。從歐洲央行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的表態來看,最快在今年9月,歐洲央行或將會實施降息,並且將會持續保持貨幣政策的寬鬆,以支持低迷的歐元區經濟和始終難以達標的通脹率。
此外,對於日本央行而言,儘管受到全球主要央行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但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仍選擇維持利率不變。不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如果經濟存在失去實現2%通脹率目標動能的風險,日本央行將毫不猶豫地採取額外的寬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