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組航天器終於觀測到了科學家搜尋多年的一個現象:行星際激波。
這些航天器構成了NASA的“磁層多尺度任務”項目(MMS)。該項目旨在研究地球周圍的磁環境,依靠4枚相同的航天器合作繪制正在發生的情況。由於4枚航天器都部署在彼此相距僅20公里的範圍內,它們能從最佳視角觀測正在發生的事情。
在新研究中,科學家剖析了2018年1月在磁場中發生的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行星際激波,即不斷從太陽流出的帶電粒子流(科學家稱之為太陽風)的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繪制了一副動畫,展示了激波以及這些激波衝刷NASA的MMS航天器後其所反射的離子。不同顔色代表觀測到的離子數量,暖色表示離子數量更多,黃色像素代表反射的離子。
當一個速度快的太陽風區域移動超過一個速度慢的區域時,科學家們認為,速度快的區域將能量傳遞給速度慢的區域,並在此過程中產生激波。在2018年1月的觀測中,MMS航天器首次捕捉到這種能量傳遞。
研究小組希望未來還能看到類似現象,因為該任務應該每周都能觀測到一次行星際激波。他們希望,未來獲得的觀測結果有助於更好、更詳細地了解單次行星際激波的結構。
NASA於2015年啟動了MMS任務,該任務耗資11億美元,原計劃為期兩年,主要目的是研究地球磁氣圈中名為“磁重聯”的爆炸現象。迄今,該任務的持續時間已經是原計劃的兩倍。研究結果發表於最近的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誌·空間物理卷》。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