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近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為下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指明了方向。
有關統計顯示,目前全國有43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占全部貧困縣的52.4%。階段性的成績固然喜人,但遠沒有到“交卷”的時候,更不能成為鬆口氣、歇一歇的理由。今年年初開展的中央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有的貧困縣摘帽後剩餘貧困人口減貧速度明顯放緩,有的摘帽縣當年沒有完成減貧任務,甚至有的摘帽縣出現了“換頻道”苗頭,把駐村工作隊變成別的工作隊。
脫貧攻堅是一份歷史“答卷”,交卷時間是2020年,考題的核心是“兩個確保”:確保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檢驗脫貧攻堅的成績合格不合格,關鍵就是要查驗這兩道考題完成的成色足不足。其中,貧困人口脫貧是基礎,人的脫貧不穩定,縣的摘帽就不牢固。因此,貧困縣摘帽,答卷只完成了一半,不僅不能鬆口氣、歇歇腳,還得加把勁、出新招,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要緊盯“實”字出重拳,解決當前突出問題,不給未來埋下隱患。從脫貧基礎層面看,“三保障”作為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當前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從工作作風層面看,個別地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影響了脫貧攻堅的成效。這些突出問題不解決、短板不補齊,勢必造成脫貧質量不牢靠,達不到脫真貧、真脫貧目標。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要立足“穩”字下功夫,建立精准防貧機制,有效遏制返貧現象。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工作雖然成效顯著,但受自然條件、意外事故、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還存在一定的返貧風險。因此,在推進精准脫貧的同時,還需要建立精准防貧機制。目前,有的地方已經作出了有效探索。比如,河北省通過劃定防貧監測線、預警線,將全省6.8萬非持續穩定脫貧戶、24.2萬非貧困低收入戶等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重點群體納入防貧保障範圍,分類制定精准防貧辦法,採取多層次、複合式保障性防貧舉措,重點解決貧困增量和返貧問題,做到防貧對象“缺什麼補什麼”,有效防止形成新的貧困人口。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要圍繞“質”字做文章,築牢產業發展基礎,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群眾收入才能穩定增長。在推進脫貧攻堅進程中,幾乎所有貧困地區都在因地制宜培育富民產業,但也存在產業同質化、產品低端化以及市場競爭力不強、抵禦風險能力薄弱等問題。同時,由於扶智與扶志工作做得不細、不實,不少貧困人口還存在“等著政府送小康”的消極心態。要實現脫貧產業從遍地開花到遍地結果的轉變,就必須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從粗中選優、優中選特、特中選細,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業格局,完善產業脫貧機制,讓特色產業真正成為脫貧富民的強大動能。
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越是到最後關頭,越是容不得絲毫懈怠,必須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成果鞏固。既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拓展新的陣地,向往這場攻堅戰勝利的曙光;也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檢視走過的道路,鞏固已有的脫貧成果。確保收官之日,必是顆粒歸倉之時,用累累碩果完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脫貧答卷。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