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從文字的視角,呈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
今天,記者帶您透過甲骨文文化展的三大看點,講述甲骨文發現與發掘的驚世過往,重溫甲骨文背後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文學者們的卓越成就。
看點一:最大的甲骨堆
YH127,這個看似神秘的代號,是殷墟甲骨文最大一次發現的坑位,Y代表殷墟,H意為“灰坑”,即堆積坑。
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漢白玉雕塑,便是這個坑位的甲骨堆積情況模型。當年,為了永久保存罕見的YH127坑原貌,一位技藝高超的石匠專門雕刻了此模型。
雕塑擺放在如此顯著的位置,顯然是為了突顯YH127的發現對殷墟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意義。
1936年夏天,安陽非常炎熱,第13次殷墟科學發掘進入最後一天。下午4點,就在發掘快要結束時,YH127坑中不到半立方米的土中,竟然出土了3000餘塊龜板,數量極為可觀,並且還沒有清理完畢的跡象。考古隊當即決定,把發掘時間再延長一天。
第二天,發現更為奇特,坑中的埋葬物排列很整齊,而且甲骨仍在一筐筐地裝運。顯然,一塊塊取出蔔骨已經不是最好的辦法,需要特殊方法來處理。考古隊創造性地想出一個方案,把它完整挖出來,裝箱運走。
經過四晝夜的挖掘,這塊3噸多重的地下“檔案館”,被整塊裝在厚木板箱里,用鐵絲牢牢加固。8天後,這箱珍寶歷經波折後運抵南京,由董作賓等人進行“室內發掘”,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龜甲300多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