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未來3年,通州區將組織100名高校幹部到城市副中心掛職鍛煉,1000名高校專家學者深入通州開展課題研究,10000名在校學生到通州參加社會實踐。
通州區委組織部部長陳江華介紹,通州和高校開展大規模合作,於雙方而言是一種優勢互補。一方面,為副中心引進一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直接參與建設。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合作,為高校鍛煉幹部、培養人才提供實踐平台,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為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提供支持。
昨日,“黨建引領,首都高校助力一流副中心建設”百千萬聚才工程對接會在通州區舉行。工程包括幹部培養“百人計劃”、人才交流“千人計劃”、學生實踐“萬人計劃”,實現高校和通州區人才的雙向流動,不僅讓通州區幹部得到鍛煉,也讓高校師生為通州發展獻計。
高校和副中心幹部將雙向掛職
活動將開展幹部培養“百人計劃”,未來3年,通州區每年提供30-40個處級、科級幹部職位,3年內提供超100個崗位,組織高校幹部前來掛職鍛煉。據了解,今年,通州區14個街道鄉鎮和12個委辦局將提供30個左右的副處級崗位引進高校處級幹部實崗鍛煉,主要涉及城市規劃、產業發展、財經金融、市政市容、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等方面。
在雙向掛職方面,組織副中心黨政幹部到高校相關部門掛職交流,學習高校管理機制,為副中心幹部開拓思路視野、創新工作方法。
引導科研人員將論文“寫在城市副中心”
人才交流“千人計劃”用3年時間,組織1000名高校教師、專家學者、博士、碩士研究生等到通州開展調研,為副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千人計劃”將支持鼓勵高校老師和專家學者,圍繞副中心的建設、交通體系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歷史文化挖掘保護等課題,進行論文選題、科研立項,引導高校科研人員將論文“寫在城市副中心”。
組織高校相關專業人才為重點項目的規劃實施提供專業評估、咨詢論證等服務;深入社區、農村,推廣科技、服務基層、保護生態,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
“我們對接的是台湖鎮,未來台湖將打造演藝小鎮,希望把我們學校的藝術、文化建設帶過來,為副中心貢獻力量。”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