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緣關係的聯繫之下,如何讓對方更加接受自己?
電影《柔情史》與《晚安,媽媽》一樣,都是從親密關係出發,折射整個社會的人際關係,這是它們的相似之處。楊明明說,《柔情史》的落點還是回歸到母女,探討親密關係之內我們如何相處,“我覺得最好的人類關係都是由愛情關係出發的。”相較於父子關係,母女關係被認為更難相處,那麼,如何才能相處得更好呢?在血緣關係的聯繫之下,如何讓對方更加接受自己?
簡里里回憶起自己剛剛學心理咨詢的時候,學生們講到了自己和父母的關係,“那個場大概有40多個人,大家抱頭痛哭了整整一個下午。”這令她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她那時候也處在和父母關係很緊張的狀態。簡里里說,老師當時的話對她幫助很大,人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是在學習怎麼和別人相處。她認同林蔭宇的觀點,認為婚姻關係需要經營,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需要經營,整個家庭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經營。
花希是現場唯一的男性,他認為自己可能是90後的思維模式,他對於聽到愛、包容、尊重這些“大詞”會感到非常懷疑,因為聽到的太多,而且似乎並沒有對實際生活產生任何積極的影響,認為他所面對的問題依然存在。“我當然愛我的父母,但是為什麼問題依舊存在?”花希說:“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把親子關係包裝成和諧的關係,親子關係有些時候就是非常不和諧,那些不和諧的親子關係落實到生活當中,會變成我們對自己的厭惡。為什麼會厭惡自己?因為我們在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影子。”花希認為,正因為此,他在看《晚安,媽媽》有一個瞬間,發現母女兩個太像了,各自有各自的執拗和各自的力量,恰恰是劇中母女兩個沒有交流的環節,吸引了他。他在反思親子關係時,意識到需要把自己厭惡自己的部分解決掉,跟自己對話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與其改變父母,不如改變自己,“我們是相對比較彈性的年紀,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心力解決問題,雖然我們辛苦一點,但是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他們不認為是問題,但是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可以做到,我們就應該去做。”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