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人民幣國際化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開放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伴隨著外部不確定性增多等風險、國內經濟轉型壓力、國內外市場關聯性不斷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機遇和挑戰並存。如何把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關鍵在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林楠文章表示,從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市場互聯互通看,關鍵是注重“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並進,擴大金融產品對外高質量供給。伴隨主要經濟體去杠杆、去債務,全球需求和貿易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市場成為了最稀缺資源。
當前,金融市場開放已成為中國金融業核心關鍵詞之一,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下可兌換也不斷取得進展。應繼續深化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堅持股票市場對外漸進、有序開放,創新面向國際市場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在證券市場互聯互通中實現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
文章分析,從防範化解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和金融開放路線圖看,必須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做好風險防範,不斷完善宏觀審慎政策體系,關鍵是落實國民待遇、審慎監管要求和安全審查機制。其中,國民待遇是解決對外一致性問題,審慎監管要求是解決主體對等問題,安全審查機制包括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作為擴大金融開放重要渠道和載體,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其風險溢出也成為中國穩步推進金融雙向開放進程中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此外,還要加強監管部門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完善在開戶、托管、交易、結算等方面的技術細節,提高人民幣清算、結算效率,安全高效實現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看,關鍵是將人民幣打造成為“中國創造”支撐的生產性世界貨幣。在此過程中,金融開放必須更好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應改善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和合理化,促進國內國外資源高效分配。實現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相互促進,打通金融血脈,保持幣值穩定,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從妥善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看,應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國際化風險和收益的綜合權衡考量。國際經貿摩擦,中短期看是貿易糾紛,長期看是大國博弈。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大宗商品上缺少人民幣計定價權。在短期內如果無法打破“黃金、石油—美元”等大宗商品市場計價模式,人民幣國際化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本幣使用將缺乏支撐。從配合“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看,應堅持本幣優先原則,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最大限度發揮金融開放條件下的商業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的協同效應。建立完善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涵蓋貸款、股權投資、擔保和聯合融資等在內的多元化金融保障體系。在此過程中,應堅持本幣優先原則,大力營造人民幣國際使用的政策環境,加大政策力度,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支持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進一步積極發揮本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
文章最後說,總之,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是增強中國在國際貨幣和金融治理體系中“制度性話語權”的重要戰略舉措。為此,必須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結算的投融資產品,協調好人民幣和外幣雙向開放步調,並突出本幣優先原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支持發展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投資。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並且保留緊急情況下的特定處置手段,切實保障人民幣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