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智庫:澳門在大灣區定位與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19-11-18 00:12:17


陳偉堅
 
  陳偉堅:打造珠江西岸科創  澳門應重點考慮軟科技

  首先我談談個人覺得澳門本地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創新能力在哪裡。因為我本身在澳門長大,澳門地方很小,我感受到的和從周邊朋友瞭解到的訊息,是澳門年輕人的思維比較傾向於跳出澳門,因為整天生活在澳門這麼小的地方,在想我的工作、發展怎麼可以跳出這個地方。其實澳門年輕人的想法很活躍,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到北京、上海、美國讀書的原因,我希望澳門的年輕人以此為基礎多去思考一些創新的想法,多去關心周邊城市不光是澳門的發展,開動腦筋創造一些新的想法。現在橫琴為澳門年輕人創業提供很多平台,此類資源要好好利用,所以,我建議澳門年輕人多多瞭解這些機遇,以實現更好的利用。

  第二點我想講的是人才培養。首先,從科研的角度來講,目前澳門沒有把教學和科研相結合,這一點我建議澳門向美國學習。我在美國工作十幾年,美國的自然科學基金非常重視將大部分資金落實在培養學生上,所以我建議澳門要考慮這一點,例如鼓勵教授利用資金做研究,讓學生瞭解他們的科研,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其次,我建議澳門的幾個大學引入聯合培養機制,現在國內有很多很出名的大學都在做,包括清華、上海交大、復旦等等,都跟國外的大學進行聯合培養。這種聯合培養的方式可以引進國外有名大學的師資,像清華大學—伯克利深圳學院有26位知名教授、院士,每年來深圳教學兩個月。所以,我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大力支持這種中外合作辦學的方式,在中國合作辦學比較複雜,要通過教育部批准,還有很多的條條框框要突破,但在澳門政策就比較開放。其實中外合作辦學更容易創造價值,類似於“2+2”、“3+1”這些項目我希望以後可以百花齊放,把牛津、伯克利等國外知名大學引進到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以提升澳門的教育水平。第三,就是要完善人才引進制度,現在澳門是保護本地人飯碗,我覺得這個是需要的,但除了保護本地人的飯碗外,澳門的市場還是很大的,要適當地開放引進海外的人才,可以考慮成立人才局、高端人才的計劃局等等,從頂層設計入手,在平衡澳門市民的憂慮的同時引進人才。除了引進以外,也要考慮人才保留,引進以後怎麼才能留住他們在澳門發展?類似機制目前好像幾乎沒有,因為拿到澳門居住證非常難,如果能夠放寬優秀人才的政策,允許他們在澳門落地,他們就能為澳門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

  我今天重點想講的是關於澳門打造珠江西岸科創。因為我是做大數據的研究,也做很多信息科技方面的研究,所以我想從這兩方面給一些建議。第一,澳門要建立一些大數據庫去拓展科技,其實現在澳門有很多很有價值的數據都沒有利用上,比如旅遊大數據、中醫藥大數據、災難與危機事件大數據,這些數據澳門非常多,尤其是旅遊大數據,每年這麼多遊客,他們旅行的路徑、消費行為等,這些數據如果能積纍起來絕對是一個精華。所以,澳門必須儘快成立這些大數據的中心、實驗室,把這些重要的數據保留起來。另外有關災難和危機事件大數據方面,我也做一些危機事件的處理,這方面研究最難的地方在於沒有數據,因為災難是很少發生,但一發生影響很大,所以這種數據能夠保留起來的話對以後的救災、計劃、預測等都很有價值,澳門應該在這一方面做好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綱要》出台之後,廣東省也出台了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有一條講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大數據矽谷和國際數據經濟創新中心,如果澳門能搭上這輛快車,積纍數據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積纍數據不需要大技術,不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培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