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減速增質”進行時
http://www.CRNTT.com   2019-11-19 08:10:07


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形勢之下的“穩增長”,顯得彌足珍貴。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一、二、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分別為6.4%、6.2%和6.0%。中國經濟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多的大環境下守住了“6%”的底線,其中“穩增長”顯得彌足珍貴。

  金融時報發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文章表示,從投資端觀察,傳統製造業的低迷掩蓋了高新技術製造業的逆勢增長,房地產投資在嚴監管態勢下仍能保持平均10.7%的高速增長。

  從消費端觀察,整體消費結構的趨勢性變化,也同樣出現在美國“減速增質”時期。觀察出口端,雖受貿易摩擦影響,但中國對貿易順差的依賴度在逐年下降,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也將進一步弱化外部“黑天鵝”事件的衝擊。

  文章分析,在“減速不減勢”的格局下,經濟“增質”的轉向將在長期映射出中國經濟的上行趨勢。供給側的全要素生產率不僅在要素配置的效率上獲得改善,也有望依靠科技進步的速率打破上限。展望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更多由內部發展需求確定,增速目標也更注重保持在合理區間。

  減速依然可控,外部衝擊下凸顯內生韌性。2019年是中國經濟增速邁入“6”時代的第5個年頭,外部衝擊讓本已放緩的經濟表現再添壓力。

  不可否認,已持續一年有餘的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從生產到生活,從PPI持續低迷到CPI一路走高,皆埋藏著這一外生衝擊的影子。出口限制顯性惡化了製造業企業的生存環境,而進口壁壘則隱性提升了消費者的物價水平。

  在當今全球價值鏈耦合嵌套的環境下,貿易摩擦對中美雙方乃至全球的影響都將發散而漫長。曾經歷陣痛期的經濟結構轉型初見成效,增強了中國經濟抵禦外部衝擊的抗壓性,讓原本正進行的“減速”過程在貿易爭端環境下仍處於可控範圍。

  從投資端看,製造業整體下滑的背後是不同細分行業的走勢分化,在“房住不炒”的嚴監管態勢之下,房地產投資增速仍有一定韌性。

  受貿易摩擦影響,中國的傳統製造業強項均在年內不斷走弱。紡織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由年初的17.8%一路走低至-8.2%,食品投資增速也邁入負區間。但與之對應,計算機、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同比增速開始平穩回升,9月份達到11.6%。

  同時,房地產作為居民資產配置逾50%的重要支柱,在地產融資收緊、棚改刺激減弱的結構性改革之後,1至9月份的投資平均增速仍維持於10.7%的高位,高於2018年的7.7%。

  從消費端看,消費結構的優化將強化未來內生增長的持續動力。汽車消費的持續低迷是拖累今年消費的主因,但觀察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不難發現其正呈現美國“減速增質”時期的相同態勢。

  2019年三季度服務消費占比上升至50.6%,首次超過貨物消費,且自年初以來其趨勢性變化就已形成。在豬肉的反常通脹下,非耐用品消費占比仍未減下坡之勢,1至9月份耐用品消費(汽車、珠寶、電器及通訊設備等)平均占比達40%。

  從出口端看,內生增長轉型助力進出口保持長期穩定增速,弱化外部“黑天鵝”事件可能產生的影響。1至9月份進出口貿易受拖累明顯,PMI出口訂單指數均值僅為47.1,但長期來看,這種影響將會逐漸消退。

  中國正從一個供應鏈單樞紐成長為“供應—需求”雙樞紐,雖然對美國有高額的貿易順差,但對“亞洲工廠”的多個國家卻是貿易逆差。“亞洲工廠”日漸成熟與獨立的產業鏈,或將在更大未知波動的情形下支撐起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