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傳統互聯網歷經50年發展歷程,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改變,互聯網的下一個50年會往什麼方向走?不少研究者認為,很有可能會從信息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和信任互聯網。信息互聯網解決的是信息傳遞和信息共享,但卻無法保證信息真實性。無論是人工智能技術,還是大數據分析技術,只是從概率上來判斷在互聯網上通信的另外一方的真實性。而價值互聯網和信任互聯網要解決的就是信息真實問題。
區塊鏈被視作價值互聯網和信任互聯網的重要支撐
我們可以用記賬的故事來解釋區塊鏈,從根本上說,區塊鏈就是一種新型信息記錄方式。一個村子裡,張三借給李四100元,他要讓大家知道這筆賬,就通過村裡的廣播站播出。全體村民聽到這個廣播,收到信息,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核驗信息真偽,然後把這個信息記在自己的賬本上。這樣一來,全部村民的賬本上都寫著“張三借給李四100元”。事後這筆借款就不會有糾紛,也沒有做假賬的可能。這個記賬系統是分布式或者多中心化的,賬本數據根據時間順序組裝排列為一個個區塊,區塊連起來就成了我們說的區塊鏈。它按照時間的順序頭尾相連,可回溯,但不可篡改,因為它們都是加密的。假如要篡改,全體村民每個人都可以核實,這就是“共識算法”。這也可以說明區塊鏈的一個核心思想:單點發起、全網廣播、交叉審核、共同記賬。包括分布式架構、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在內的一系列技術促成區塊鏈的實現。
因為區塊鏈的公開、透明、可回溯、難篡改,通過層層的消息回溯,能夠直接證明和確認某一主體的所有行為,從而確定性地解決了信息真實問題。不同主體之間由於不信任而在傳統技術領域做出的大量“對賬”行為,在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一致性邏輯下,便不再需要了。這對於整個互聯網的誠信體系,甚至延伸到現實社會中的誠信體系,都有很大價值。通過區塊鏈可以實現可靠的信任傳遞,區塊鏈因而被視作下一代價值互聯網和信任互聯網的基石。雖然區塊鏈目前是建立在現有互聯網之上、由應用軟件相互連接而成的一個新型網絡,但隨著時間發展,它會逐漸下沉到互聯網基礎層,與現有互聯網融合發展,從而共同構建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在技術上,區塊鏈可以與人工智能、大數據、5G、量子計算等實現融合發展。
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談到區塊鏈不得不提到比特幣。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但後來的發展大大超過比特幣的範疇。2009年比特幣誕生時,基於密碼學、分布式計算等技術引入了區塊鏈這一集成創新技術,但是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幣和鏈是合一的,也就是說,區塊鏈不能脫離比特幣這個應用。2013年,以太坊社區的推出,第一次實現鏈幣分離,在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平台上,能夠支撐任何應用的可能性已經實現,這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飛躍。但無論比特幣還是以太坊,它們全都是公有鏈,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很難監管;直到2015年,全球才首次出現聯盟區塊鏈,其最大特點是有准入控制,有極好的隱私保護,性能也得到極大提升。
從目前趨勢來看,西方區塊鏈技術發展重點是公有鏈,應用和產業發展重點主要是基於公有鏈的金融創新,而中國區塊鏈技術發展重點是自主可控的聯盟鏈,應用和產業發展重點是區塊鏈如何服務於產業經濟、政府服務和社會治理。今年以來,聯盟鏈在我國金融、法律、醫療、能源、公益等諸多領域都有了實際落地應用。
前段時間,區塊鏈技術幫助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和國家住建部完成了全國491個城市公積金中心的互聯,在實現數據同步的同時保證數據權責明晰,有效配合了國務院有關新個稅專項抵扣細則的實施落地。人才頻繁流動背景下,人們跨地域辦理公積金業務的需求突出,以往要實現“互聯”,可能需要組建集中管理數據的部門,建設集中存儲數據的物理空間,而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數據所屬權留在各公積金中心,491個公積金中心作為相對平等的節點加入到一個聯盟區塊鏈網絡中,只通過智能合約,就可以共享數據。
再如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以往,企業想貸款,需要提供資產擔保或股票擔保,或者由其他企業提供擔保。所有擔保、簽合同、協調都需要時間,從而影響貸款效率。現在,如果中小企業有訂單或者應收賬款,就可以把訂單或者應收賬款變成區塊鏈上的數字憑證,銀行看得清清楚楚,從而做出是否貸款的決定,大大提高貸款辦理效率。
基於區塊鏈的商品溯源方案,可以讓商品的生產方、渠道商、海外發貨海關、國際運輸方、進口海關和國內物流多方共同把商品流轉信息記錄到區塊鏈上,與傳統的掃碼溯源相比,整個信息更公開、透明、可信,讓消費者能夠判定自己下單的“海外購”是否真的來自某地。針對司法領域棘手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區塊鏈技術也大有用處,它可以做到知識產權生成的瞬間就被確權,而且確權以後可以公開、透明、可信地進行交易。如果沒有區塊鏈技術,當某個音樂平台網站向創作者反饋說某首歌寫得不錯,這個月被下載1000次時,創作者可能會心生疑問:也許是1萬次呢?有了區塊鏈,所有交易記錄都是真實可信的,平台方無法作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