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要確保平穩復工,但不必草木皆兵
http://www.CRNTT.com   2020-02-18 08:30:20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本周以來,部分企業已復工複產。但目前確診人數還在增加,在疫情防控壓力和相關管控措施之下,有些企業想要順利開工並不容易,開工審批、招工困難、口罩短缺、物流不暢……要達到滿格運行狀態,還面臨諸多痛點。

  如何幫助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狀態?新京報記者連線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簡稱人大國發院)的多位專家學者,圍繞企業復工複產、經濟平穩運行建言獻策。

  訪談嘉賓(名字按首字母排序):

  李丁(人大國發院研究員)

  羅來軍(人大國發院研究員,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
  
  馬亮(人大國發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趙忠(人大國發院研究員、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科學對待疫情,防止草木皆兵

  新京報:目前不少地方復工複產的動力很足,但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還要面臨嚴格的開工審批,如何看待地方政府這種疫情防控和復工複產的矛盾?

  李丁:如今疫情防控是主要矛盾,這個問題沒做好,就相當於一票否決,所以各級政府的重心也都在疫情上。

  目前,雖然從國家層面來說,多次強調復工複產,但這個任務是逐步壓實給基層單位的,比方鄉鎮街道和社區。這些基層單位主要負責社會事務,大部分已經剝離了經濟職能,他們在保證防疫任務完成的時候,會在上一級政策之上再做加法。在復工審批簽字方面會比較謹慎,需要簽字的部門越多,辦成概率越低。這種“上熱下冷”的局面,阻礙了政策的傳導,需引起重視。

  羅來軍:一些地方政府進行嚴格開工審批,可以理解,畢竟“輕敵”的教訓還在眼前,生命大於天。但也需“有度”,要兼顧科學防疫和復工複產,在具體做法上要更加精細化。比如政府根據企業復工的急需程度,可分批分期復工以及接收工人回歸,避免一窩蜂的復工方式。

  此外,政府對企業是否採取了充分的防疫措施,還要進行監管和督查。總之,政府要做到“保障防疫安全的企業順利復工,不設置政策性障礙;同時,對防疫不力的企業也不能隨意放行”的目標。

  新京報:企業復工,最直接的困難就是要給員工配發充足的口罩,這如何解決?

  羅來軍:當前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短缺有總量上的因素,但也有結構性問題,即部分人員和組織恐慌性地囤積了較多口罩等防護物資。接下來,除了進一步加大防護物資的生產和供應外,也不妨積極對接和引入國際援助,讓國際產能在增加急需性供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也要發揮個體的能動性,單位或者個人在熟悉的範圍內進行相互援助,“化存量為增量”。

  當務之急,是讓各種資源“流動”起來

  新京報:目前,個別地方還採取了對部分省份務工人員一律遣返的做法,加劇了一些企業的“招工難”,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李丁:我國經濟發展早已成為整體,大規模人員流動成為常態。“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減輕了管理者的甄別負擔,但會導致大量工人返工難,嚴重影響企業復工和正常生產。如今工廠和企業內部生產過程都是分工合作、流水線式的,缺少一個崗位的工人,整個流水線都無法開工。實際上,除湖北地區外,外省務工人員攜帶病毒的概率很低,因此否定整個務工隊伍,有些過度緊張、過激反應。

  趙忠:要讓勞動者有序安全地流動起來。勞動者仍然是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而且每位勞動者背後都有一個家庭。一個可行的辦法是杭州市實行的“人員一碼通”,使疫情可控,同時保證了人的有序流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