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雲”端體驗可以替代劇場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4-12 10:46:57


 

  但我們對於戲曲影像化的探索始終就沒有停止過。在中國,自電影誕生那一刻,人們就開始了戲劇與影像如何共處的思考。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戲曲電影迎來第一次黃金期,無論是《生死恨》(1947年),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1953年)、《天仙配》(1955年)、《劉巧兒》(1956年)、《野豬林》(1962年)等,這些戲曲電影都以其藝術品格在當時受到了不同文化層次、藝術旨趣觀眾的喜愛。戲曲電影也掀起過觀賞的大眾效應,這當然與曾經的社會環境有一定關係,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戲曲電影大多是在對戲曲傳統的表現手法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將戲曲的舞台性與影像的電影性有機結合的產物。創作者們所認可的鐵律是:戲曲電影雖然是電影,但一定是以展現戲曲的表現力、感染力為目的的。

  而舞台性,要不要在戲曲電影中被高度重視?這是一個常常被爭論的話題。沒有了舞台這個空間設定,一切戲劇的假定、表演的虛擬都會淪為虛假,反而是只有用鏡頭強化了舞台,才可能超越求實的電影鏡頭語言對戲曲舞台虛擬性的傷害。戲曲電影導演需要建立的一個觀念是:用自己的鏡頭語言與屏幕前的觀眾簽下一份關於舞台的“契約”。只有這樣,戲曲與電影兩種藝術相抵牾的美學觀才可能縫合,戲曲電影的關鍵矛盾問題才能解決。

  上世紀50年代極受歡迎的戲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很好的例證。該片導演將第一個電影鏡頭定格於傳統戲台,第二個鏡頭燈光暗下,戲台紗幕開啟,觀眾隨著鏡頭進入舞台的世界,結尾與之呼應紗幕落下。這幾個對戲台強調的鏡頭就是要與觀眾建立一種“看戲”的“契約”。鏡頭語言將觀眾代入了舞台上的假定世界,此刻鏡頭中一切的虛擬、寫意、程式化的戲曲表演雖然有悖生活之“真”,卻不會令人錯愕,相反,通過鏡頭語言的蒙太奇剪切、景別的變換、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對舞台上的表演加以照應、放大、誇張、強化,從而讓觀眾對本是劇場中的戲曲有了全新的體驗。

  “雲端劇場”:劇場到影像的雙贏

  戲劇一旦突破劇場的限制以影像方式傳播時,觀看更自由,其輻射力度更是不可預估。當今流媒體時代,影音傳播的即時傳輸成為可能,如果戲劇的各種影像能以更高質量的(高清的)、更專業、藝術性的面貌出現,可能帶來戲劇生態的變化。

  以國內戲劇愛好者們最為熟悉的、已經在英國運作了整整十年的NT live(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直播)為例,其最初的理想是讓觀眾通過熒幕看到好的戲劇而走進劇場,之後意外發現這種新的觀劇方式已擁有了自己的觀眾群。有趣的是,倫敦西區眾多的旅遊觀眾並沒有因為全球的NT live影像放映而有所減少,反倒是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更多劇院投來了合作的橄欖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