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在分配上並不均衡。而更關鍵的是,這種“不均衡”恰恰發生在世界頭號大國美國身上。其實,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頭幾年裡,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去全球化”的現象,如貿易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不過,這些以商品、服務、資本、人員國際流動減少為特征的“去全球化”,實質上只是使全球化進程放緩,而不是逆轉。
目前最現實的問題是供給鏈的重塑。有關國家會更注重保持供給冗餘度,謀求構建更多元化的供給鏈,增加供應鏈的彈性與韌性,規避過度依賴偏遠地區供應的風險。目前中國集中了全球製造業產能的約30%,因此也將成為這一輪供應鏈調整的重點對象,成為“靶心”。
國際關係的區域化發展趨勢可能加速
病毒攻擊不分國界,但帶有地域性特點。生產基地與消費市場之間距離越遠、布局越分散,就意味著風險越大。因此,今後的國際合作可能會更多考慮地理、地緣性因素。海外投資的企業可能會將經營重點放在更靠近本土而不是遠離本土的地方。更靠近本土就意味著“本地區”,這將促進地緣經濟思維的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區域合作、經濟一體化可能得到促進。有學者已提出,中國應加快“引資補鏈”,在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地區重點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規模達幾千億到上萬億的戰略新興產業鏈集群。在幅員廣闊的中國,將產業鏈全部配置在本土範圍內是可能的,但在日韓等國則有難度,只能依托周邊、特別是東北亞地區進行調整。這將提升東北亞區域內的貿易比重,促進區域內各國間經濟依存度進一步加強。
此次疫情下,世界不同區域的表現存在較大差異,歐盟、東亞(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北美國家,各個地區政府與民眾在反應和對策上都明顯不同。疫情應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個特定地區的文化共性,相對於歐美的“工具理性”思維,東亞國家的抗疫舉措則體現出“人本化”的價值觀念。而這些文化共性或將成為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的社會文化基礎。
大國戰略博弈加劇,尖端技術、規則標準之爭成為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