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增強中小企業“免疫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4-28 08:38:54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近期公布的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顯示,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為84%,雖然較2月底三成左右的比例有很大進展,但與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的平均開工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小微企業聚集的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復工率較低,微型企業復工復產難度較大。

  人民日報發表記者吳秋餘述評文章表示,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於GDP的60%左右。更為重要的是,中小企業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創造了75%以上的技術創新。中小企業發展好不好,不僅影響當前經濟發展的成色,也影響著就業和居民收入等目標的實現。因此,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提升其應對疫情衝擊的“免疫力”,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

  文章稱,疫情防控中,為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有關部門從財稅、金融、社保、外貿、就業等多個方面頻頻發力:減稅費,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增值稅、社保費;增信貸,通過3次降准、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了3.55萬億元低成本資金;降成本,減免中小企業房租、降低運營成本;緩期限,到3月底已對8800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企業減壓釋負,有效改善了中小企業生存狀態。

  但也要看到,與“大塊頭”的規模以上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免疫力”也相對較低,一筆貸款、一張訂單,都可能直接決定企業的生死。加之大量中小企業廣泛分布於餐飲、旅遊、娛樂等生活服務業,受到的衝擊相對更大。隨著復工復產進程的推進,供應鏈受阻、資金鏈緊張、訂單減少、銷售困難等新問題,都可能讓已經復工復產的中小企業重新陷入困境。要讓中小企業真正渡過難關,還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出台幫扶舉措,有效破解復工復產中的難點、堵點,提高其生存和發展能力。

  文章提出,要增強政策有效性,讓好政策既“看得見”也“摸得著”。中小企業往往處於經濟循環的末梢,要得到“陽光雨露”的滋養、增強抵禦衝擊的能力,尤其需要疏通好政策傳導“最後一公里”。以企業融資為例,媒體調查顯示,儘管3月份一般貸款利率較去年高點下降了0.62個百分點,但一些小微企業依然覺得不夠“解渴”,加上擔保費等,綜合融資成本負擔仍然不輕。好政策要真正變成企業發展紅利,關鍵還在於抓實抓細抓落地。

  要增強政策針對性,實現精准助力復工復產、精准“滴灌”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覆蓋面廣,面臨的困難也涉及方方面面、情況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套政策、一種方案解決所有問題。在復工復產進程中,各地要及時掌握中小企業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配套措施,“一企一策”推動政策落地。企業成本高,就抓緊落實稅費房租減免;企業缺訂單,就幫助對接線上市場;企業用工難,就開辟招工“綠色通道”……只有設身處地、千方百計為中小企業著想,才能讓好政策真正成為中小企業的“雪中炭”。

  還要增強政策創造性,發揮政府部門自身優勢和主觀能動性,幫中小企業解難題。比如,疫情影響下,企業經營風險上升,一些銀行出於防風險考慮,更加注重抵押和擔保,這讓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而稅務和銀保監部門聯手推出的“銀稅互動”,則可以有效化解這一難題。以真實可信的納稅信用為貸款依據,既降低了銀行經營風險,又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同時,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又進一步鼓勵企業誠信納稅,真正發揮出“1+1>2”的成效。類似這樣的“發明創造”多一些,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就能更好。

  “中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於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夠渡過難關,迎來更好發展”。在看清眼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更要看到,許多中小企業正在攻堅克難、逆境突圍,只要多一份支持與關愛,多一點實招與硬招,廣大中小企業定能穿越風雨,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