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等無脊椎動物雌雄同體的產生,由內因和外因兩種因素影響而形成,一部分是由於性染色體混亂,而另一部分則緣於環境的脅迫。”楊大榮舉例說,當食物缺少、環境惡劣時,蚜蟲、介殼蟲就會產卵,讓幼蟲以蛹態度過寒冷的冬季或酷熱的夏天,而幼蟲長大後大部分則形成有翅成蟲,遷飛到適合的地方繁殖。遷飛過程中,若無法找到其他個體交配時,其體內的雌性和雄性功能就會同時發揮作用,繁殖出一批雌雄性比例1∶1的個體,進行正常交配,實現短期大量繁殖正常後代。所以,昆蟲類產生的雌雄同體是它們的一種生存策略,對其的繁殖是有利的。
一些生物學家認為,性腺在兩個完全相反的個體中分離,表明演化發展越過了雌雄同體階段;相反,另一些人認為,這種分離狀態是原始的,雌雄同體是進步狀態。但不管怎麼說這兩種生殖方式實際上是共存的,兩者都順利完成了物種的延續。
近年,也有不少研究將造成這種“偶然”的矛頭指向環境污染和化學制劑脅迫,魚類受到的污染首當其衝,殺蟲劑也讓甘蔗蟾蜍變成雌雄同體。在一份涉及全球250多個學科的報告中,科學家們認為,包括多骨魚、兩棲類、爬行類、鳥及哺乳動物等幾大類別中,每種雄性動物都受環境中化學物質的脅迫,很多雄性脊椎動物雌性化已相當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