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中國教育報報道,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得到高度重視,但困惑依然存在。說重視是因為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製造業強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技術技能人才是堅定基礎,是堅實保障;說困惑是因為它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依然不高,這裡有“惟有讀書高”文化傳統的影響,更有我們對現代職業教育認識和辦學模式實踐不足的原因。未來,職業教育因素將貫穿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融入人的終身發展。
傳統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職業教育最早就是手藝傳授,典型的實施方式是師傅帶徒弟,即學徒制。與知識學習不同,手工技藝的傳承難以抽象出原理,但卻能在潛移默化中使人達到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熟練,也就是技能掌握或經驗的感知。
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個體勞動變成了工廠生產。學校的班級授課是最能體現工業化效率的教育制度安排,因此職業學校廣泛產生並成為工業化社會的標配,而不斷複雜化的科學技術也使得職業教育開展需要一定的知識文化基礎。由於職業教育必須在工作場景中訓練,雙元制等近現代職業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學徒制得以延續,在歐洲大陸如德國最早成形。在發展演變中,各國的文化不同,情況也不同,但職業教育雙主體的實質未變,培養的人要能直接頂崗上崗。同時,企業進人需要有職前培訓,在職人員進一步提高也需要有職後培訓。因此,國際上稱呼職業教育一般為職業技術教育及培訓,非常清晰明了。
在我國,情形也大致如此,學徒制古就有之。不同的是,新中國早期缺乏大工業化的基礎,我們的教育是從掃盲、夜校、成人培訓、院系調整等起步的,之後職業教育大致經歷了721工人大學、技校、中專大專、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轉型、本科高職等多種形態,職業教育的概念、內涵、模式、實踐尚未成熟定型,在層次類型形式架構上還有著不少困惑。
職業教育呈現新特征
我們的困惑也是世界的困惑,我們的思考世界也在思考。現代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之上的,國際職業教育呈現出了許多新的形式和新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