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受春節假期延長、企業延遲復工等因素叠加影響,工業經濟遭受較大負向衝擊。一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2.2(2015年增長水平=100),比上年四季度回落9.6點,回落幅度較大,且與工業經濟相關的主要指標均有明顯回落。
一方面,工業生產和需求均明顯萎縮。受突發疫情影響,企業正常生產時間大幅減少,加之物流不暢,工業中間品供應受阻,生產端受衝擊較大。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而上年同期為增長6.5%;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67.3%,比上年同期下降8.6個百分點。同時,受國外企業取消、減少、推遲訂單影響,工業需求大幅萎縮。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7.7%,而上年同期為增長3.3%;一季度,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中的新訂單指數中樞為44.2%,新出口訂單指數中樞為41.3%,明顯低於50%的榮枯線。另一方面,工業企業利潤顯著下降。受生產銷售下滑及防疫成本增加的“雙重擠壓”,企業利潤空間明顯收窄。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8.3%,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利潤下降,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較為困難。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工業經濟造成較為顯著的負面衝擊,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實效,企業復工復產統籌有序推進,工業經濟將快速回歸到正常水平,疫情衝擊對全年影響可控。
一是從歷史數據看,一季度數據對全年影響不大。由於春節前後20天左右,企業生產活躍度不高,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占全年比重不高,後期彌補機會較大。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占全年比重在20%左右,對全年工業總量的衝擊可控。
二是我國工業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和自我修復能力。我國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充裕的勞動力和深厚的人力資本積累;同時,我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消費能力和消費潛力巨大,使得我國工業經濟韌勁足、彈性大、自我修復能力強,能在經受住短期衝擊後快速恢復。從41個大類行業看,3月份37個行業較1—2月份生產加快或降幅收窄,1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從主要工業產品看,約有40%的工業產品產量同比正增長。
三是工業新動能逆勢增長,部分對衝了經濟下行壓力。雖然工業經濟受疫情衝擊較大,但工業新動能仍呈現較快增長態勢,部分對衝了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引導工業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