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端午掛艾的歷史悠久,南北朝時出現了在門口掛艾人禳毒的風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戴之。”在宋代的民俗中,端午掛天師符,且以艾草、大蒜諸物縛成騎虎天師像,用以驅邪辟毒。《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由此可見,除采艾葉扎成人形外,也將艾葉扎成虎形給婦女和孩子佩戴來避邪驅瘴。因為艾葉具有濃烈的香氣,可以讓人神清氣爽,少生疾病。
“食艾”即以艾草為食。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神農嘗百草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和醫藥文化的肇始,中醫“藥食同源”理論追溯於此。我國古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以鮮艾入膳,陳艾入藥,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艾草飲食文化。
艾草既可內服也可外用,最新的中國藥食同源品類已經把艾草納入87個種類之一。艾草飲食主要包括飲用和食用兩個方面。一方面,艾草飲用包括艾草茶、艾草汁和艾草酒。《本草綱目》、《名醫別錄》和《藥性論》中均有艾草茶的記載,艾草茶主要以艾葉泡成,也可以是艾葉與其它材料混和泡制。艾草茶加工步驟主要有粗揉、蒸煮、中揉、乾燥四個環節。艾草茶可分為艾草豆汁茶、紅花艾草茶和當歸艾葉茶等。艾草茶不僅可以治療疲勞與空調病、月巴胖與高血壓、保腸胃護肝臟等類型的現代文明病,而且還可以治療婦科疾病、治療心臟病和神經痛。
唐《食療本草》中記錄:“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如彈子”,時至今日在我國江南地區仍保留有清明節吃艾草青團的習俗。
“透諸經而治百病”——艾灸
中醫認為,艾灸可以“透諸經而治百病”,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除寒濕、回陽救逆、防病保健等功效。《本草綱目》言:“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陳艾灸火“溫而不燥,潤能通經”,新艾施灸,火烈有灼痛感。但也並非越陳越好,保存3-5年的艾草最適宜艾灸,既祛除了燥氣,又保存了藥性。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載“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壯,令不相染”,是以艾葉煙熏消毒預防瘟疫傳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