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仍有空間
證券時報記者:在支持經濟發展方面,宏觀政策安排如何體現應對疫情的影響呢?
高培勇:在逆周期調節和結構性調整方面,實際上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確定了基本盤,現在只是在原有基礎上“追加”安排,主要集中體現在地方政府專項債方面。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為3.75萬億元,增加了1.6萬億元。參照去年底的安排,這部分增量裡面有追加考慮疫情衝擊影響發展的安排。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發展的問題和生存的問題不是一回事。一定要把矛盾分類、壓力分解。
證券時報記者:不少觀點認為,目前的宏觀政策安排仍留有較大空間。比如說對於赤字率的表述是擬按3.6%以上安排。
高培勇:的確,宏觀經濟政策仍留有空間。3.6%以上的赤字率安排具有彈性,是否會往上突破,主要看形勢變化。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赤字率才會再往上走。
大家比較關注今年沒有提出全年的GDP增速目標,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但這樣的安排同樣也是為了留出更多的政策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必須保證的目標。這些目標是我們最在意、最看重、作為底線加以追求的目標。比如:“保居民就業”提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保基本民生”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內容都在報告裡有體現。甚至特別還強調重大金融風險有效防控。在不確定性當中有確定性,並且這體現了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來源: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