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中國貨幣環境持續趨於寬鬆, 4月份的貨幣、信貸增長,更是在前期超預期回升基礎上,再度延續雙超預期進一步突進,M2增速更是進一步回升到11.1,回到2016年水平,顯然已突破了貨幣政策中性的基調。
證券時報發表華東師範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胡月曉文章表示,雖然4月份的信貸同比增速回升,新增信貸規模同期相比也有較大增長,但從最體現經濟運行態勢的企業部門信貸增長情況看,實體經濟領域體現經濟活力的有效信貸需求增長乏力,企業部分的短期信貸萎縮62億元,在各個分類的迅猛增長凸顯異類。一般來說,企業部門的短期貸款需求反映了當期經濟運行的活躍程度,當期經濟活力疲弱則短期需求下降。企業部門的長期貸款主要體現的是投資需求,體現的是企業部門對未來增長的預期;但由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對信貸的需求較為旺盛,因此企業部門的長期信貸基本上體現的是基建投資的增長,是政府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結果,因而不太能反映製造類企業的經濟前景信心。從企業部門信貸新增的期限結構看,信貸增長主要是政策推動和“補短板”基建增長的結果,經濟運行壓力短期還將持續。
文章分析,樓市方面,隨著調控的深入,樓市成交已在前期下降台階的基礎上,呈現走穩跡象——2017年以來持續在新的區間平穩運行,全國30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規模大致運行在(280,400)萬方區間,低於2014-2016年間的(400,600)萬方區間。2020年後,樓市成交新平衡區預計仍將小幅下滑。2020年4月份,全國30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規模平均為285.4萬方,2019年同期為352.4萬方,但從走勢上看,成交已脫離前期疫情期間低點進入正常區間。市場一度認為,從前期成交規模變化態勢及政策基調看,未來成交不會再上升,樓市成交將在再降低的新平衡區仍將延續,因此4月下旬的高成交量能否維持仍有待觀察。
即使在持續嚴厲的樓市調控之策下,房地產市場運行仍整體平穩,表明城鎮化進程中真實需求還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房價過高只是2012年前政策過度關注的結果。2020年在樓市長效機制的作用下,市場將進一步回歸理性,對中央的樓市政策和定位理解也逐步到位。樓市泡沫對經濟轉型的拖滯作用逐步上升,如沒有對樓市的進一步有效治理,中國經濟底部回升步伐仍會緩慢。
綜合來看,當前貨幣、信貸的超預期回升和顯著偏寬鬆狀態,主要是帶有救助性質的信貸精准投放結果。專門加大對受疫情直接衝擊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扶持及金融救助,其經濟和社會意義是無庸贅言的,中國央行為此專門投放了1.8萬億的流動性: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再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支持經濟恢復發展。此外,還通過發行票據信貸互換(CBS)為銀行的資本約束緩解助力,擴大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在資本金、流動性、利率傳導等多措並舉下,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積極性和能力都得以提高。
從信貸增長的部門分布上看,各部門的信貸增長和過去同期相比,都處於較高位置,尤其是金融同業投放也恢復了正增長,表明信貸環境顯著寬鬆。但這種寬鬆環境下,流向當期經濟活動的信貸卻不多,表明當前的金融寬鬆,更多地屬於救助性質。這種情況也說明,金融“脫實向虛”的情況仍有存在,資產泡沫對金融資源的吸附力仍然相當強大。在經濟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貨幣放鬆有可能引致資產泡沫的反彈,進一步加大經濟轉型難度,為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增加更大壓力。
“房住不炒”是中央對房地產性質的定性,並非周期性應對策略,不排除未來仍會有其它限制短炒資金的政策陸續出台,以構建中國樓市獨有的管理框架。樓市泡沫致中小企業融資利率難降,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利率偏高局面仍沒有改變,這體現了短期經濟運行困難局面難以很快緩解的態勢。樓市泡沫表面上吸納了中國過量的貨幣,維持了金融的平穩,實際上造成了金融體系的“腸梗阻”,使得即使為對衝疫情衝擊的貨幣擴張,在取得市場利率體系整體水準顯著下降的情況下,也難以降低實體領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可見,樓市泡沫不除,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就難以真正解決!
文章認為,當前偏於寬鬆的流動性環境,主要為了防止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但在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防控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貨幣臨時性放鬆的境況將改變,當前偏高的廣義貨幣增速難以持續。隨著經濟進入後疫情時代,寬鬆貨幣政策的負效應將逐漸顯現。中國房地產領域的資產泡沫一直未能有效緩解,並已對經濟內生增長構成了實質傷害,未來貨幣偏鬆局面如不能及時調整,經濟轉型和升級的發展目標將得到根本性傷害。同時物價低迷和資產泡沫持續的局面表明,貨幣過於寬鬆會使經濟運行的困難態勢加劇,增加經濟轉型的難度。實際上,中國當前貨幣環境的核心問題,不在於數量寬鬆,而在於價格過貴,即中小企業融資利率偏高。因此,未來仍需要通過各種降息手段,以達到降低融資利率的目的。隨著通脹拐點進一步確認和持續回落,“降息”仍是未來必不可缺的政策選項,未來再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