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重要的研究方向。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世人再次認識到,中醫藥是中國醫藥學的偉大寶庫。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義保護中醫藥,能夠讓世人更加充分了解到其中的寶貴內容和豐富文化思想。”張伯禮說。
加強中醫藥非遺保護刻不容緩
截至目前,我國共認定中醫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32名。“中醫針灸”和“藏醫藥浴法”先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藥的國際可見度日漸提升。
2012—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通過國家非遺保護專項資金支持1.13億元用於中醫藥非遺的保護傳承。目前,中醫藥非遺已經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但在保護中還存在扶持資金不足、後繼乏人、發展方式單一、標準建設缺乏等問題。
鑒於這些問題,李金早表示,對中醫藥非遺進行搶救性保護、系統性傳承、開拓性發展,關係到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今天和未來,責任重大、刻不容緩。
李金早指出,中醫藥非遺保護傳承發展任重道遠,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首先是要推進中醫藥非遺服務文化強國戰略,包括分階段實施中醫藥非遺精品工程、經典項目,積極支持中醫藥相關項目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世界記憶名錄等。此外,還需推進中醫藥非遺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以及推進中醫藥非遺有序“走出去”等工作。
為加強對中醫藥非遺工作指導與支持,大會還組建中醫藥非遺協調委員會,由李金早兼任主任。當天,除了主要出席的領導和專家,還有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負責同志及中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出席了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