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日前大幅上調中國經濟2020年增長預期,增速由1%上調至1.9%。一次性調高0.9個百分點,增幅接近1倍,這充分反映了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徐惠喜評論文章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備受衝擊,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萎縮,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所有的國際權威研究機構均預測今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將2020年的世界經濟增速從原先的-3.0%進一步下調為-4.9%,惠譽則認為今年全球GDP將萎縮4.6%。在全球經濟一片“跌”聲中,中國經濟得以保持增長態勢,格外引人注目。而且,中國也是此次唯一被穆迪上調了2020年增長預期的經濟體。國際社會一致認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或將是今年唯一能保持正增長的國家。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二季度強勢反彈,增速從一季度的-6.8%升至3.2%,這是穆迪大幅調高中國經濟預期的重要原因。事實上,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點贊。IMF6月份發布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從一季度的急劇收縮中恢復,2020年增長率預計為1.0%,預計2021年增長將回升到8.2%。惠譽最近也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了0.5個百分點。標普全球評級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高出平均水平,預計未來3年的人均實際GDP增長率平均為5.5%。
對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的,還有全球各地的市場主體,尤其是外貿企業和外資公司。就外商投資而言,今年前7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5356.5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7月份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5.8%。這表明,廣大外商對中國的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尤其是在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專業技術服務等高技術服務業領域,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信心滿滿”,前7個月投資增速同比增長27.4%。海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2.93萬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增長10.4%,進口增長1.6%。中國的進出口實現雙增長,表明中國對國際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都在擴張。在國際貿易投資均大幅萎縮的形勢下,中國外貿外資逆勢增長,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重要動能。
文章指出,在境外疫情蔓延、世界經濟失速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巨輪”在按下“重啟鍵”後得以快速重回高質量發展軌道,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隨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目標的實現,中國的內需潛力將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將日益強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持續不斷地推動中國經濟的“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