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LPR改革開啟了金融市場的“脈動”時代。
LPR改革一年來,自從MLF利率向LPR傳導,再傳導至貸款利率的聯動機制建立後,LPR陸續多次下調,給與實體經濟支持。今年8月,六大國有銀行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LPR改革帶動貸款利率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銀行存款端壓力,目前有銀行已開始調整負債端結構。上述人士建議,銀行可採取理順利率傳導機制鏈條,強化FTP建設,通過內部收益曲線融合增加FTP定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等措施緩解負債端壓力。
利率連續下調
2019年8月17日,央行宣布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8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首次公示:1年期LPR為4.25%,比原來基準利率降了10個BP,5年期以上LPR為4.85%。
而今年8月公示的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相對2019年8月,兩個指標分別下降40個BP及20個BP。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一年時間中,1年期LPR利率及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4次,未有升高情況。4次下調時間分別在2019年9月、11月,2020年2月及4月,其他月份維持不變。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談及LPR改革一周年成效時表示,LPR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成效顯著,目前LPR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已成為金融機構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增強,貸款利率實現“兩軌並一軌”。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告訴記者:“LPR改革加強了央行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調控能力,建立了傳導機制。通過調降LPR利率,可更為直接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央行8月公示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在 LPR 下行引導下,貸款利率明顯降低,且降幅大於LPR降幅。截至今年6月末,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5.06%,比上年12月下降 0.38 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6 個百分點。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4.64%,比上年 12 月下降0.48 個百分點,明顯超過同期 LPR 降幅。
另外,LPR影響面正不斷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告訴記者:“LPR改革首先調整的是增量貸款。按照計劃,今年銀行將完成存量貸款全部轉換為LPR定價,進一步擴大LPR影響作用範圍。”
某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從2019年起,央行就將LPR應用納入了MPA考核中,對於新發放貸款要求一定比例掛鈎LPR。目前新增發放貸款原則上都要掛鈎LPR,存量貸款處理根據客戶選擇決定是否掛鈎LPR。”
記者注意到,8月25日起,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交通銀行則於8月21日起進行調整。根據相關公告,批量轉換完成後,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客戶可通過相關渠道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此外,LPR影響領域不僅限於銀行貸款。8月20日,最高法院明確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修改為4倍LPR,大幅降低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