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發表社論說,毫無疑問,冠病疫情一舉擊倒了全世界的航空業,而完全沒有國內航線和市場的新航,所遭受的打擊尤其沉重,要恢復也更加困難。如何確保能度過危機生存下來,同時又能保存核心實力,在疫後迅速重新展翅翱翔,是新航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估計,民航業的乘客需求量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恐怕要等到2024年。果真如此,那麼,新航和其他航空公司就必須有辦法挨過漫長的三四年時間,才有望看到雨過天晴。這是新航所遭遇的歷來最漫長的寒冬,關鍵是該怎麼做?
好些原本就勉強經營的航空公司已經相繼倒閉,更多原本有實力的則早已大裁員。財政基礎相對穩固的新航推遲了這個行動,在政府和股東大力支持下撐過了近半年時間,因此,在這個時候宣布裁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對所有航空公司而言,縮小規模和人員精簡化是求存的必要,為此,裁員也成了無可回避的一道坎。而對新航來說,這應是它有史以來最痛苦艱難的決定。
新航集團前天宣布削減旗下三家航空公司約4300個職位,由於新航今年3月就凍結招聘,部分員工也已自願解約或提早退休,最終須裁退的本地及海外員工總數約為2400人。不包括新航工程,新航集團旗下一共有2萬1300名員工,被裁退員工約占總數的11%,相信是本地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之一。
但問題顯然不止於此。在這一輪裁員過後,新航的瘦身程度是否就足以使它渡過難關?新航集團目前的運載量只有疫前的8%,集團預計到這個財政年尾,恐怕也難以恢復一半。考慮到目前好些國家的疫情仍然反覆不定甚至加重,而有效的疫苗何時能夠面世也還是個未知數,意味著前景仍然充滿變數,難以斷言。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政府絕不會讓新航倒下,而是會竭盡所能,維護新加坡的航空樞紐地位,同時幫助新航重新起飛,而這兩個事業是相輔相成的。目前,能夠突破疫情陰影的做法,是逐漸與疫情相對穩定的國家開設綠色通道。政府已與好些國家如中國、新西蘭、文萊等達致這樣的互惠安排,與日本所達成的“商業通道”,也定在本月18日啟動,和香港當局的談商也已啟動。這些綠色通道多少有助新航逐步恢復元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