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形勢下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著力點
http://www.CRNTT.com   2020-11-25 08:08:58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內外部環境將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改革發展也面臨新的任務。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技術產業是維護國家安全、增強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大力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將有助於我們更好適應內外部發展環境的複雜變化,積極構建新的競爭優勢,亦是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長期目標的必然選擇。

  需要看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衝擊。同時,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在此背景下,更加重視推動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在保障其安全的基礎上,提升產業鏈的運行效率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需深入把握新形勢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等各方面變化,謀劃我國高技術產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現實路徑,找到推動發展的著力點。

  第一,要建立健全機制,打造更為安全、更有韌性的產業鏈。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趨勢凸顯,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構。在此背景下,高技術產業需更加注重保障產業鏈的安全可控,有效增強其韌性。一是實施產業鏈常態化風險監測評價。聚焦我國高技術產業安全以及產業鏈薄弱環節,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為目標,持續更新產業鏈各方面的“風險清單”,滾動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按照重點突破、長遠部署、系統推進的要求確定相關工作任務。二是強化對產業鏈安全的保障能力。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緊緊圍繞產業鏈發展部署創新鏈、人才鏈,集成優勢創新資源,整合科研精銳力量,啟動一批技術攻關項目,加快補齊產業基礎短板、鞏固強化優勢產業鏈,基本形成風險可控、處置有效的產業鏈保障機制。三是優化產業鏈分工協作體系。按照“資源上整合、力量上共用、項目上共建、成果上共享”的理念,探索建立產業鏈安全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強化在區域層面的協作配套能力,共建共享安全可控的產業鏈。

  第二,推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區域產業布局。依托我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順應當前全球產業鏈布局區域化特征,我們需進一步破除制約協同發展的各種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供需平衡暢通,尤其是要增強在區域層面上的高技術產業上游技術研發與下游產業化發展的有效銜接。一是根據各地的產業、資源優勢繪制高技術產業發展地圖,明確重點區域和省市的產業定位,充分發揮其對產業投資的引導作用。二是綜合運用財政、稅收、土地、金融、貿易、人才等各方面政策,推動各地根據產業定位合理布局並加強產業鏈設計和管理,共同規劃區域間產業鏈協同縱深發展。三是鼓勵企業按照產業鏈環節與資源價值區段相匹配的原則進行跨區域布局,加快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協同創新項目建設,增強產業集群內企業間的關聯度和協作配套能力,形成高技術產業的集聚效應和競爭優勢。

  第三,下大力氣推動形成更加公平便利的市場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要求“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並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等諸多方面作出部署。進一步完善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是必要之舉。面向未來,我們需採取更大力度、更加務實的舉措,保障各類市場主體機會平等、權利平等、規則平等,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第四,要加強政策引導,有效提升高技術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當前,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的不確定性很大,就企業自身來說也需要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對此需加強政策引導,督促高技術企業從風險規劃、風險評估、風險處理和風險監控等方面進行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有效降低企業的投資運營風險,鼓勵企業提前擬訂風險的防範、規避以及控制方案。與此同時,完善高技術企業培育庫的相關制度,健全完善科技型企業培育工作網絡和創新創業服務機制,助力優質企業和團隊提升創新能力,繼續大力培育高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爭取形成一批引領創新發展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第五,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需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上建立國際科技產業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明確的國際合作機制,主動布局和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積極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和規則制定,推進重點領域相關技術標準和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特別是要在國際數字經濟貿易和服務規則制定等方面,增進前沿科技創新領域的規則互鑒;構建多層次開放式創新,鼓勵科技創新活躍的市場主體在國際創新人才密集區、國際友好城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國際科技合作網絡,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於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