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從短期看,人工智能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於數量影響,但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總體看,自動化替代並沒有導致就業明顯波動,重要原因之一是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自動化首先替代的是這些缺工崗位,並沒有對勞動力供求產生較大影響。
“小明”會寫財經新聞,“智慧專員”能辦銀行業務,“晶晶”可以指引投寄快遞……隨著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扮演“主力軍”角色,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近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莫榮研究團隊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認為,目前人工智能對我國就業影響總體有限。從短期看,人工智能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於數量影響,但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
智能製造行動升級
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化效應在2016年前後開始規模化顯現。2016年,廣東、江蘇、浙江等省開始“智能製造”升級行動,以提高製造業自動化水平。
不僅如此,人口老齡化也強化了智能化需求。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趨勢的形成,也迫使企業採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看來,國內製造業自動化替代崗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高度流程化、標準化及苦、臟、累、險等崗位往往最先完成自動化。例如,化工新材料領域是機器人成熟應用行業,因其污染性高,目前已基本實現智能化,操作工人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