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對離婚冷靜期更需要“冷靜”
http://www.CRNTT.com   2020-12-06 00:15:31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網評:對離婚冷靜期更需要“冷靜”

  作者:朱永華 來源:東方網

  民政部近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中有關婚姻登記規定的通知》。通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有關程序作出了調整。通知指出,根據《民法典》規定,離婚登記包括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五個步驟。其中,關於冷靜期的部分,自離婚冷靜期屆滿後30日內,雙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據12月4日《成都商報》)。

  平心而論,在價值觀念日益開放的時下,視婚姻為“終身大事”的傳統觀念遭遇了很大衝擊,以戀愛之名未婚同居早已不是新鮮事,兩性之間最神秘的面紗也早就被“揭開”。結婚領證,實際上已經成了被官方認可的一種儀式而存在。說白了,不少年輕人無論從當初的結婚還是其後的離婚,都缺少應有的“冷靜”。

  儘管在現代社會觀念中,我們不再提倡“從一而終”的一婚定終身。但結婚自主、離婚自由顯然也不能視婚姻為兒戲。現實中確有不少所謂的新潮一族,把戀愛當成了結婚,把結婚當成了“過家家”。因為一點小矛盾或是三句話不投機,馬上就把離婚這道“菜”端上桌面。而民政部門在處理這種“和平”離婚時,往往本著尊重雙方意願和離婚自由的原則,立馬辦妥一切。離婚的“便利”程度用坊間百姓的話說,跟上街買菜一樣。

  客觀上說,離婚的“便利”既助推了結婚的草率,更放縱了離婚的衝動,以至於讓某些人不僅把結婚和離婚當成了兒戲,甚至有人把離婚幾次作為事業成功與否的“標尺”。離婚的隨意與衝動,不但極大削弱了人們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殃及無辜孩子,也使得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失去了穩定根基。由此也能看出,面對較普遍的“不冷靜”結婚,在離婚的問題上,確實需要保持足夠的“冷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