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臨近歲末,中央雙管齊下維護糧食安全,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列為明年中國經濟八大任務之一,將《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國際形勢波譎雲詭,白宮易主不會改變美國的對華遏制政策,糧食做到“以我為主”,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經濟“內循環”的重要一環。中央已將糧食安全提升到從未有的高度,一方面立法制止餐飲浪費,另一方面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解決種子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問題,誓要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國古語說:民以食為天。二○○四年以來,中國糧食持續十二年增產,糧食數量安全問題似乎基本得到解決。不過,作為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尤其是隨著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喜歡購買國外優質大米,中國仍是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大國。另一方面,主糧之外的農產品,對外依存度仍然較高。以大豆為例,每年進口八千萬噸左右,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的八成以上。
國際形勢險惡 糧足關乎國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對中國的糧食加工、物流中轉、終端配送等造成影響,俄羅斯、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多國紛紛限制糧食出口,加上今年夏天內地爆發特大水災,也影響了糧食供應。
與此同時,全球保護主義抬頭,尤其是美國改變對華戰略,對中國展開貿易戰、科技戰,中美關係全面惡化,也令中國再一次看到了糧食安全不是高枕無憂。一旦國外大豆短缺,或者在美國的壓力下限制出口中國,中國的植物油、豆腐等許多豆製品都沒有了。中國在經濟上已經確立“國內大循環”為主的戰略,就是自力更生,刺激內需,以免受制於人。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歷代的社會動亂,皆因災荒引起的,農民起義都是因為吃不飽。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糧食自給自足無疑是“內循環”的重要一環。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就指出:“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糧依賴進口,我們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