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華元典精神》:體悟中華元典精義
http://www.CRNTT.com   2021-01-15 08:59:47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公元前6世紀前後的幾百年間,東地中海沿岸、南亞次大陸、東亞大陸的幾大古文明,不約而同地進入一個精神飛躍時期。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將這一時期命名為“軸心時代”,也即人類精神樞軸形成的時代。軸心時代的一個顯著成果,便是先哲歷經數代鍛冶,構建觀照宇宙、社會、人生的文本,成為延傳後世的經籍,筆者曾將其稱為“文化元典”(參見拙著《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堪稱“元典”的論著略如下述——

  希伯來的《舊約全書》《新約全書》;

  古希臘的柏拉圖《美諾篇》《巴門尼德篇》《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工具論》《物理學》《形而上學》等群哲論著;

  古印度的《吠陀》及承續其緒的《梵書》《森林書》《奧義書》,以及由“經藏”“律藏”“論藏”組成的佛典;

  中國先秦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以及《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諸書。

  文化元典提供第一批原創性理念與範疇,構築諸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精神家園。作為先民智慧的結晶、後人思想運行的基軸和騰躍的起跳板,元典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英國科學哲學家懷特海說:“兩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柏拉圖的一連串注腳。”可見西方人對其元典的依憑。中國哲人張載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王夫之說:“六經責我開生面”,將作為“往聖絕學”的元典(如六經)視作開辟“萬世太平”的精神起點。

  “六經”乃中華元典的基幹,而“樂”本無經,傳之後世的實為“五經”。“五經”是殷周王官的集體創作,流傳數百載,由下移民間的晚周諸子(如孔子及門徒)修纂成册。春秋末年的孔子(前551—前479)並非《詩》《書》《禮》《易》《春秋》的著作者,而是整理者、闡述者,“述而不作”即此之謂。孔門再傳弟子追記孔門師徒言行,成《論語》一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