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近日,《檢察日報》對一系列閑置醫保卡非法交易亂象進行了全鏈條曝光。
賣醫保卡牟利,同醫保卡套現一樣,在我國都是違法的。輕則停卡、重則遭法辦。但許多人不明白,認為“我賣自己的醫保卡,低價收回一點成本,有錯嗎?”大錯特錯。醫保賬戶並非參保人的“私產”,而是來自於醫療保險基金。醫保基金是國家為保障參保人的基本醫療,專款專用、風險共擔的專項基金,是所有參保人的“救命錢”。通俗地說,小小一張醫保卡是社會共擔的體現。所以賣卡牟利是害人的行為。
醫保卡裡的錢,是用來防患於未然,可以為參保人生病時減輕經濟負擔。賣掉醫保卡牟利再消費,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錢”,透支自己的救命錢,所以賣卡也是“禍己”的行為。
不僅僅是“賣卡”,更黑心的是背後往往鏈接著“賣藥”。“藥販子”利用閑置醫保卡購入藥品後轉賣牟利,醫藥代表為衝業績幫“藥販子”配藥“賺兩頭”,參保人因貪一時小利,便宜了不法藥販、鼓勵了違法藥店和中間商紛紛參與到違法行為中。中間的每一環節,都是給黑產鏈推波助瀾,導致假冒偽劣藥品橫行,擾亂醫藥市場正常秩序,讓人人受損、沒有贏家。
賣醫保卡禍己害人,這個道理要堅持不懈地科普,同時也要扼住關鍵環節加強和完善監管工作。有關媒體曝光的案件很契合現實中大多數賣卡牟利的情形,即參保人心甘情願打折賣、中間商順水推舟賺差價,人人都有“甜頭”,誰都不會成為舉報人。這讓有效監管一時陷入困局。但如果換個思路,不難看到處於犯罪現場中心的關鍵環節在於“刷卡”,即藥店。不妨通過解鎖藥店“新技能”來尋找破解的辦法,如利用技術手段和監督機制,讓藥店監測到交易異常現象,銜接電子病歷,及時查看參保人就診記錄,拒絕反常刷卡交易,最終以“0異常刷卡”倒逼整條黑產鏈從源頭瓦解。
賣醫保卡牟利的現實也讓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暴露出來。比如在有些地方,個人醫保賬戶餘額無法轉給家人使用,相當一部分人賣卡牟利就是認為錢躺在醫保卡裡不增值更跑不贏CPI,而且自己暫時用不著、家人用不到。
由此看來,斬斷醫保卡非法交易鏈既要對規範使用的醫保卡加強監管、嚴懲非法買賣醫保卡行為,又要正視“醫保共濟”的需求,完善制度主動滿足合理需求,用好用活醫保基金,周密部署建立防範機制。只有堵疏結合,才能斬斷伸向醫保基金的黑手。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劉冉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