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後,氣象綜合實力全球領跑
今年起,風雲家族要“添丁”了。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風雲四號的第二顆衛星——風雲四號B星,目前研製工作基本已經完成,按照計劃,今年將擇機發射。
風雲四號B星的載荷得到了優化。例如,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部分通道得到了局部優化;大氣垂直探測儀的空間分辨率也得到了提升。
同時,這顆衛星上新增了一台快速成像儀,它能通過調整鏡頭,根據指令對不同區域進行靈活的觀測,分辨率在目前全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中最高。
唐世浩對此頗為期待。他說,目前風雲四號A星對我國及周邊區域的成像是5分鐘一次,最高分辨率為500米。對一些尺度較小、持續時間較短的天氣現象,可能就漏掉了。而風雲四號B星搭載的快速成像儀,可以實現對數百萬平方公里區域1分鐘一次成像,最高分辨率達到250米左右,對中小尺度的天氣系統具備更強的監測能力。
今年我國計劃發射的風雲三號E星,將是世界首顆晨昏軌道氣象衛星。目前全球極軌氣象衛星均為上午或下午軌道,意思是其觀測時段為上午或下午。而風雲三號E星將在晨昏時間進行觀測,可彌補當前的觀測空白,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
唐世浩介紹,風雲三號E星與目前在軌運行的風雲三號系列衛星組網運行後,每天的觀測時間分布將更均勻,並得到晨昏時間的氣象資料。另外,過去風雲衛星在夜間只能通過紅外和微波儀器觀測,而風雲三號E星搭載了微光觀測設備,具備可見光夜間觀測能力。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國計劃發射的風雲衛星,軌道種類會進一步豐富。例如在地球靜止軌道上,會有不同軌位風雲衛星,通過光學和微波手段進行觀測。在低軌方面,除了上午、下午軌道和晨昏軌道,我國還將向低傾角傾斜軌道發射降水衛星,主要對低緯度地區的降水進行監測。
唐世浩表示,未來風雲衛星的發展主要包括提升對大氣風場、雲雨大氣及其垂直結構的監測能力,提高監測精度和監測時效,同時增強衛星的協同機動觀測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