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相關建議
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將有更多新看點和新趨勢,我們要多管齊下,通過擴大開放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一是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對外貿易國,中國主動塑造良好國際環境以促進對外經貿合作的能力已遠強於改革開放初期。展望未來,我們既要處理好與主要發達國家的關係,深化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為中國集聚全球高端要素、開展高水平價值鏈合作創造良好條件,也要處理好與要素互補性較強、市場合作空間較大的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關係,共同合作構建新型生產網絡,拓展對外開放發展空間。
二是逐步提升開放合作層次。要繼續降低關稅水平,大幅提升對外貿易便利化程度,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依托國內大循環,為各類高端要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跨境流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還要促進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積極拓展商品貿易新市場空間,有效提升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質量,增加優質產品進口,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規模,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地位。
三是積極推進制度型開放。在科學測算和綜合衡量不同領域“邊境後”規則體系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規則外溢效應的基礎上,應視領域不同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在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採購、環境保護、中小企業等發達國家相關規則對於鼓勵創新、促進公平競爭等積極作用更大的領域,在深入分析相關規則適用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予以學習和借鑒,盡快達到與發達國家相關規則、標準的融合;對於數據安全管理、補貼政策等雙方規則存在較大分歧的領域,應積極建立相應的規則協調機制,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達成有效管控分歧、推進合作的方案;對於行業管理規則、行業技術標準等具體行業規則領域,則應推動雙方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的協調機制,在盡可能多的領域達成規則互認的協議。
四是提升開放型經濟的平衡性。積極推進中西部地區陸海聯運通道建設,完善向西開放通道交通網絡布局,形成無縫銜接的國際多式聯運體系,有效降低中西部地區開放合作成本。可考慮在中西部地區選擇一些產業基礎好、營商環境優的城市,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促進開放合作等方面給予更為優惠的政策,推動中西部地區開放型經濟平衡發展。針對電信、教育、醫療、專業服務、文化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出台高水平的開放措施,逐步破解對外開放的領域失衡問題。
五是加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主動創設新型開放合作模式、促進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大實踐。未來應更加注重構建更具靈活性、公平性、透明性的合作機制,有效發揮各個合作方的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充分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各種外部挑戰。在這一過程中,要以構築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完善經貿合作的利益分配機制等為重點,逐步形成互利性更強的新型合作模式;要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在數字經濟、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科技教育等領域實施一批重點示範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等領域,則應在借鑒現有規則基礎上,共同制定更符合新興市場國家合作需求的規則和標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