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飲食失調傷身傷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3-26 17:42:58


 
  緩解現實壓力的需要。季建林說,嬰兒哭鬧時,母親通常會哺乳安撫,孩子由此漸漸形成“用吃撫慰內心”的心理。長大後,在成績、升學等巨大壓力下,青少年很可能通過暴飲暴食發洩情緒或逃避壓力。

  內心渴望得到關注。吳大興表示,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未得到足夠關注,內心會缺乏安全感,表現出較大的情緒波動,且自我管理能力差,更易陷入節食或暴食“陷阱”。他們有時還會選擇用節食等極端手段獲取存在感。

  從臨床看,因身材焦慮導致的飲食失調患者越來越多。季建林說,一方面,外賣市場迅猛發展,助長了人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肥胖問題愈發嚴重;另一方面,社會畸 形審美使人們對體重更為敏感。2006年一項調查顯示,50.83%的女生認為自己太重或相對太重,23.1%的正常體重或低於正常體重女生仍認為自己較重或太重。人的本能是“趨利避害”,比起痛苦運動,節食、催吐顯然更加容易。

  擺正觀念,接納自己
 
  2019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行動意見,明確了15個專項行動,其中包括“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側面上將“飲食失調”防治提上日程。吳大興說:“以臨床和我的經驗看,我國飲食失調患者多見於高中生、大學生等,因此,防範飲食失調應從年輕人入手。”

  季建林表示,青少年的可塑性較強,50%的青少年飲食失調者都有良好預後。吳大興強調,家長在青少年的飲食失調治療中至關重要,他們需要監督、督促孩子正常飲食和運動;家庭治療無法進行時,患者還需在家長支持下入院治療。然而,由於對飲食失調認識不足,很多家長固執地認為“飲食失調不是病”,造成治療中斷。提高公眾對飲食失調的認識極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