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蘇伊士運河係位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蘇伊士海峽,處於地中海塞德港和紅海蘇伊士兩座城市之間;全長約163公里,是全球僅次於中國大陸“京杭大運河”的無船閘運河。它不但連結了亞洲與歐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也等同從東半球太平洋經印度洋及阿拉伯海的航運,只要由葉門亞丁灣的“曼德普海峽”穿過紅海,再經此“蘇伊士運河”抵地中海折西,穿越摩洛哥的“直布羅陀海峽”,就可直接連結波濤浩瀚的大西洋。也就是說,此運河係太平洋通大西洋的捷徑,其省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程,將近8千~1萬公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此運河的開鑿,係在1856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李希普,獲得當時埃及總督塞伊德同意,於1858年成立“蘇伊士運河公司”,並依照奧地利工程師納貴利設計,於1859年動工,並在10年後的1869年正式通航。此運河完工後,立即成為英法兩國競相掠取的“獵物”。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1870年那場震撼全歐洲的“普法戰爭”,英國對外宣佈中立,暗中卻支持當時尚未統一的普魯士對付法國。俟法國戰敗後,德意志帝國遂焉誕生,法國只得乖乖把“蘇伊士運河”航權,無條件拱手轉讓給英國。這其間充滿著多少國際強權博弈的爾虞我詐?跟今日“美中博弈”中既聯合又對抗的異曲同工,可說是如出一轍了。
由此事件肇生全球蝴蝶效應般的狀況表明,今日國際關係的“全球化”,已然是一條無法逆轉、沒有“回頭路”的了。如再對照日前中國在“中美2加2戰略會談”中,針對中美關係所表示的:“讓中美脫鉤顯然是不現實的,與中國脫鉤,某種意義上也是與世界脫鉤。”
(作者程富陽,台灣戰略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