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份是梨小食心蟲暴發的高峰期,依靠傳統農藥噴灑的治蟲手段,每畝水蜜桃保果率僅為70%。“水蜜桃一旦被這種蟲蛀蝕,雖然外表看起來沒大問題,但裡面已經有蟲子了。”無錫市惠山區農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堵墨說。
堵墨從桃樹上取下一條迷向絲,托在手中,“別小看這條迷向絲,上面塗有一種引誘劑,它能夠釋放一種氣味,讓雄性梨小食心蟲無法定位雌性梨小食心蟲,進而無法交配繁殖。”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下一代幼蟲的發生數量減少,被害果率明顯下降。
有了防蟲的好技術,還得讓農民接受。不過,“農藥打得少了,好桃子越來越多了”,堵墨說,一次次的宣講和實踐結果讓不少人心動不已,慢慢地,用上這種防蟲辦法的農戶越來越多。
如今,無錫市陽山鎮不少水蜜桃種植戶都採用了迷向絲防蟲,達到了區域內的規模效應。去年豐收的時候,水蜜桃的蛀蟲率大幅下降到2%,設在桃園裡的害蟲觀測點也已鮮有梨小食心蟲的蹤跡。
“不僅要教農民怎麼做,更要通過政策引導,讓農民享受到科技的最大紅利。”惠山區副區長田紅保說,近年來,惠山區設立5000萬元陽山水蜜桃品質提升工程專項資金,2021年採用水蜜桃梨小食心蟲迷向絲技術覆蓋種植面積預計達總面積的50%—60%。
“家門口就能賣廢棄農膜,省事又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