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現貨市場方面,受訪專家提出了多項建議。首先,釐清計劃與市場各自的定位。業內人士建議,按照市場提升效率、政府解決公平的原則,改革現有的優先發購電政策。對於優先發購電,確保可再生能源優先消納;對享受特殊電價優惠政策的用戶,也同樣按照市場方式參加競爭。政府解決公平,則是對成本不能通過市場回收的發電企業和享受電價優惠的企業給予市場外的補貼,變事先定價定量的“暗補”為基於市場價格、公開透明、動態的“明補”。這樣既簡化了市場,降低了市場組織的複雜度,同時又提升了補貼的透明度。
其次,激勵電力現貨市場主體參與意願。適當下調輸配電價水平可以視為一種補償,可以激勵市場主體參與和交易的意願。同時,放開參與主體的選擇權,通過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實現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補償機制,對受到損失的企業進行補償。相關人士建議,明確低價電和省外來電等優先發電規模,用於穩定交叉補貼來源;將優先購電、優先發電納入新一輪輸配電價測算,建立政策性交叉補貼定期清算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際能源署對8個最大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的估算,取消能源補貼將會使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增加0.73%。
第三,針對增量配電業務改革不暢,李崇衛等人建議:一方面複盤前期沒做起來的項目,使增量配電業務投資方和電網企業得到公平對待,為市場主體提供能夠生存下去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建議政府及能源主管部門加強監管,對已批覆的增量配電試點合規性進行評估,並依法對違規試點開展執法監督和考核,督促其按照國家政策完成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