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近日,一篇題為《特色小鎮死亡名單》的文章在網絡流傳,文中列舉了近年來一些地方特色小鎮“批量興起又批量死亡”的案例。由於倉促上馬、缺乏特色、業態單一、運營混亂、資金鏈斷裂等種種原因,這些特色小鎮既沒有留住人氣,也沒有保住自己,令人唏噓!
文章所指出的問題其實並非新話題。自2018年以來,“特色小鎮死亡名單”幾乎每年都會掀起一波討論。2017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提出建立規範糾偏機制,並明確指出“對已公布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特色小鎮由此迎來“大洗牌”。2018年底,403個“全國特色小鎮”整體更名為全國特色小城鎮,419個“問題小鎮”被淘汰整改。去年以來在疫情衝擊之下,一些缺乏競爭力的特色小鎮更是面臨生死考驗。
建設特色小鎮的好處顯而易見。特色小鎮在小空間內集聚了特色產業和先進要素,布局方式和發展建設模式靈活,是一種快速系統集成的有益探索。而且,多數特色小鎮不在中心城區,土地、勞動力、住房等成本相對較低,在聚人才、聚產業、聚人氣等方面具有相當優勢,可以有效帶動投資和消費。
過去幾年,一些地方把特色小鎮當成筐,什麼都往裡裝,出現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於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程度不足等問題。有人形象地將種種亂象形容為特色小鎮“八大凑”——產品不夠,“吃喝”來凑;產業不夠,“房地產”來凑;形象不夠,“穿衣戴帽”來凑;項目不夠,“農作物”來凑;數量不夠,“園區景區”來凑;景色不夠,“挖湖造綠”來凑;活動不夠,“節慶會展”來凑;資金不夠,“PPP項目”來凑。
作為新生事物,特色小鎮難免遇到一些發展中的問題,但如果“掛羊頭賣狗肉”甚至觸碰耕地或生態紅線,企圖以短平快的玩法博取利益,只能是加速走向死亡,並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在這方面,前車之鑒數不勝數。
當潮水退去,特色小鎮是否會“涼涼”?且莫過於悲觀。近年來,有關部門和各地通過正面激勵與負面糾偏協同發力,特色小鎮此前擴張過快、概念混淆、內涵不清等問題得到有效糾偏,開始走上理性發展軌道,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鎮在各地湧現。如2019年浙江特色小鎮以全省1.8%的建設用地面積,貢獻了全省7.9%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7.0%的稅收收入。
特色小鎮建設主體責任在各省級人民政府。目前很多省份已經從“抓數量”轉向了“重質量”,對特色小鎮進行清單管理、動態調整。比如,今年3月,廣東省對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回頭看”評價結果顯示,有7個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為不合格,4個擬按規定淘汰並清退。山東省2月份取消了3個小鎮創建資格。去年10月,浙江桐鄉烏鎮互聯網小鎮等4個小鎮在考核中受到了警告,淳安千島湖樂水小鎮等4個小鎮則被降格。
建設一個特色小鎮不輕鬆,建好一個特色小鎮更不容易。靠跟風照搬、用錢硬砸、行政推動,不可能持久。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特色小鎮“難在產業上,苦在特色上,倒在房子上,差在文化上,死在市場上”。因此,特色小鎮建設必須既重“形態”,更重“靈魂”,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遵循規律、因地制宜,做精做強最有基礎和潛力的特色產業,著力推動產城人文融合,讓越來越多的特色小鎮成長為經得起市場考驗、也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高質量發展新平台。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