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據《解放軍報》報道,習主席在今年開訓動員令中突出強調,要“深化科技強訓,強化科技是核心戰鬥力思想”“大幅提高訓練科技含量”。這一要求,清晰指明了軍隊戰鬥力生成的發力方向。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科學技術作為軍事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深刻影響著國家安全、戰略全局和我軍建設發展。它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不搶占科技的制高點,就攀不上戰爭的新高地;不提高練兵的科技含量,軍事訓練就只能在低層次徘徊。
“當你看到外軍指揮系統一秒鐘處理幾萬個數據,指揮戰爭效率成倍增長,而我軍指揮員們還用鉛筆在地圖上點點時,作為一個中國軍人,你不著急嗎?當你看到外軍炮兵採用一個不同方法,就能用100發炮彈打出200發的效果時,作為炮兵指揮員能不奮發進取嗎?”全軍10位掛像英模之一的蘇寧當年的發問,反映了我軍當時的科技狀況,也代表著一代軍人的焦慮與期盼。隨著時代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新型裝備大量列裝,新型作戰力量持續增加,軍事訓練的手段、內容、範圍有了全新改觀,科技練兵的條件更加具備、基礎也愈發厚實。可以說,過去盼紅了眼的新裝備大都列裝部隊,過去不敢想的新技術逐漸如願以償。
然而,當我們注目今天的訓練場便會發現,一些單位訓練的科技含量嚴重不足、練兵模式低效過時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有些領導帶頭提高科技認知力、運用力不夠;有的演訓科技含量不高,一些訓練手段看著很過硬、實際很過時。更為緊迫的是,面對戰爭形態演變和高技術強敵,我們目前的戰法訓法研究還缺乏從技術層面突破的創新路徑,缺乏技術阻斷的原創概念,缺乏從技術角度探索制勝機理的耦合關聯性。作戰對手最看重的是技術,最倚仗的也是技術,如果我們不從技術上謀突破,練兵備戰不注重向科技要新質戰鬥力,就難以打到強敵“靶心”。
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的力量來摧毀。”二戰時,面對咄咄逼人的德軍閃擊戰,一位英軍將領說過:“對付坦克的最佳手段就是坦克本身。”而現在也有專家斷言:“對付網絡戰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更好的網絡。”換言之,只有網絡化軍隊才有資格打網絡化戰爭。當今,我們的作戰對手在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方面發展很快,很多新技術已投入實戰,如果我們還秉持“你打你的現代化,我用我的老辦法”,顯然不是辦法,唯有發展更好更先進的科學技術,訓精訓過硬手中的武器裝備,軍隊才能更加強大、更能打仗,更能制衡強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