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創新”是高頻詞。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
創新的關鍵在人才。東莞鬆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實驗室,實驗室在建立初期就特地設立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面向全球招聘優秀科學家和青年研究者,促進學術交流。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東敏介紹說:“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人員在這裡思維碰撞、交叉合作,就能真正實現技術共享,激發更多創新動力。”
“鬆山湖為雲鯨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政策扶持,加之背靠粵港澳大灣區無可比擬的供應鏈,創業者能夠專注於產品開發。在粵港澳大灣區,產品的迭代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雲鯨智能科技(東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峻彬說。
健全的產業體系、完備的產業鏈條是粵港澳大灣區優勢所在,粵港澳三地形成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互補互促、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廣州攜手港澳大力發展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500多家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企業集聚廣州南沙;深圳精准推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8條重點產業鏈;東莞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首批布局建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佛山擁有26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加速打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金融服務、商貿、航運物流等方面是香港的強項,憑借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等方面的優勢,可以使‘9+2’城市群進一步融合,共同分享灣區資源,各展所長,進行全方位的密切合作。”香港潮州商會副會長、意得集團主席高佩璇說。
伶仃洋碧波萬頃,珠江口風雲激蕩。這片曾經見證國家民族百年沉浮的土地,又將寫就灣區故事的錦綉華章,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合理分工、形成合力;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重要節點城市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深度融合中匯聚起時代的巨浪,向著海闊天空的未來進發。 |